發展歷史
2012 年,天目湖濕地公園啟動建設。
2013 年1 月, 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天目湖濕地公園建設總資2億多元,建設期為4年,分兩期實施,將在201 5年完成。2012年7月13日,天目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在南京通過專家評審,這意味著正式進入申報“國家級”程式。
此前,天目湖濕地公園因溪流濕地與庫塘濕地具有區域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及景觀類型獨特等優勢,獲批“省級”濕地公園。此次“升級”如果成功,常州將實現“國家濕地公園”零的突破。
該濕地公園位於天目湖上游丘陵地區,為平橋河、中田河和徐家園河3條河流互動影響而形成的丘陵、河道和入湖口淡水濕地。這裡青山逶迤,湖岸曲折,果林成片,宛如大自然不經意間巧合潑下的水墨畫。
主要景點
據介紹,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為9.17平方公里,其中濕地面積4.03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庫塘濕地等。目前,前期規劃、設計工作已完成,正處於項目實施、專家驗收和完善階段。根據規劃布局,該濕地公園分設四大功能區,即濕地保育區、濕地體驗區、濕地展示區、文化休閒區;另外再設兩處濕地管護站。
濕地保育區,總面積4830畝。區內原生態植被完整,生物多樣性較高,由自然水系環繞,在空間上與外界隔離度較高;該區立足動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培育、草本沼澤濕地保育和種質資源保護。
濕地體驗區,位於濕地公園東北側,總面積2100畝。依託水景、水產,開發濱水項目,建設水森林、觀鳥台、南山問桑等,開展水上採摘、曲橋觀魚等體驗活動。
濕地展示區,總面積3990畝。主要展示濕地資源、景觀、文化、功能,宣教濕地科普知識、法律法規。
文化休閒區,總面積2835畝。結合原有茶園、農田、魚塘、河流、林地等格局,挖掘當地人文歷史特色,展現河流兩岸茂密叢林,與遊客互動,開展具有人文特色的體驗項目,介紹茶的歷史、加工過程、選購標準、現代茶藝等,並提供品茶、購茶等服務。
自然資源
動物284種,植物200餘種
歷經多年生態保護,天目湖濕地公園區域內的動植物具有較高的多樣性。
經初步調查,園內約有鳥類、魚類、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獸類15目43科284種。
其中,鳥類達23科41種,極其珍貴的有鶴類、紅隼、白鷺、天鵝、鴛鴦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兩棲類動物有1目3科6種,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虎紋蛙,省級保護動物黑斑側褶蛙、金線側褶蛙等;爬行類動物2目5科13種,有中華鱉、龜等;獸類4目12科16種,有省級保護動物赤狐、黃鼬、草兔、刺蝟、豬獾、狗獾等物種。此外,昆蟲類有100餘種。
就植物而言,共有47科200餘種。從植被類型來看,主要有陸生植被、水陸過渡植被或沼生植被以及水生植被。
為減少人為因素對動植物的干擾,這裡將建立完全保護的珍稀鳥類棲息島,在島上為珍禽營造人工生態棲息環境,供其棲息繁殖;同時,還將人工放養列入重點保護名單具有觀賞價值的珍稀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