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部落首領
![天皇氏冢](/img/b/3b8/nBnauM3XwUzM1UTO5kTM0gTO5QTM5gDOxIzM0QTNwAzMxAzL5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有古越族族人在崑崙山出現,盤古就藏起來不見了。古越族是生活在上古時代的一個古老民族,說古越語。古越族的首領叫“天皇氏”。在上古時代,“天”指高無上;“皇”像太陽一樣光輝燦爛的意思;氏,用來稱呼帝王貴族等。“天皇氏” 的意思就是:像太陽一樣光輝燦爛的至高無上的首領。
天皇氏兄弟共十二人(一說十三人),模樣長得都差不多:有著人的腦袋蛇的身體,頭上有龍角,綠色的頭髮還禿頂,又大又長的嘴巴里長著撒三條舌頭。
天皇氏的統治是從寅年開始的(歲紀攝提),當時遭遇大火高溫劫難,為解天下大旱,天皇氏領導了造天降雨工程,為人類造了一個既能濾除日毒、又能下及時雨的大氣層天體,天皇氏出入,像風一樣迅速。當時人很少,民風淳樸。天皇氏並沒一些造作,只是淡泊無為的首領。百姓前村幾個人,後村幾人,也不追求名利,大家一起生活雖然艱苦,卻像是每天都吃山珍海味,民風習俗也算是平淡又有味道。大家不分彼此,安靜的過日子。
制定曆法
天皇氏 看見四季更替,萬物變換的自然變化,就有所思考:人民雖然相安無事,但是生活在寒來暑往之中,卻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盤古雖開了天地,這紀年之法,卻未告訴世人。
於是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說十三兄弟)商量,制天干地支的曆法,用以定歲時節候。
先制定了十天干,用來紀年。十天干分別是:關逢(甲)、旅蒙(乙)、柔兆(丙)、強圉(丁)、著雍(戊)、屠維(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默(壬)、昭陽(癸)。
又立十二地支之名以紀時:困敦(子)、赤奮若(醜)、攝提格(寅)、單闕(卯)、執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協洽(未)、涒灘(申)、作噩(酉)、閹茂(戌)、大淵獻(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乾支紀法,用於紀日、紀月、紀年、紀時等。
語言
天皇氏 是古越族,操古越語。古越語是一種多音節語言。古文獻均稱天皇始制乾支。從天皇所制乾支名可見三皇時代古越語之一斑。明代文獻《三命通會》:“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乾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其十乾曰:於逢、旅蒙、柔兆、疆困、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于、執徐、大荒落、敦洋、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我國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鑑》就以這套術語紀年。
地理位置
天皇之位在春秋晚期越國的領土上。吳王夫差被俘後,范蠡宣布吳王有五條大罪,其中第四條是:“夫越王勾踐,雖(地處)東僻,亦得繫於天皇之位,無罪,而王恆使其芻莖秩馬,比於奴虜。”(《越絕書•吳王占夢》)以上引文中范蠡明確指出勾踐之國繫於天皇之位。2007年11月宣布發現的“良渚古城”應該就是天皇之都。
時代定位
《路史》記載天皇之孫人皇氏別號“居方氏”。《補三皇本紀》記載說“(人皇)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立城邑。”這些記載表明,人皇時代中國九州土地上都有方形城邑。而天皇氏系人皇氏祖父,祖孫倆是同時代人,故可知天皇生活在城邦時代。我國田野考古學認定的中國早期城邦時代是中原龍山文化時代(2600BC-2000BC),因此判斷天皇在位年代在2600BC前後。
功成身退
天干地支的曆法制定以後,百姓方才知道時間,暑往寒來四季之後,人人都知道是一年過去了。在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說十三兄弟)統治天下一萬八千年(當時的萬,是今時的千;當時的千,是今時的百。在今是一千八百年)之後,有地皇氏一姓十一人出現,天皇氏兄弟明白,天下應該由地皇氏來治理,於是也隱退起來不見了。
道教傳說
![天皇氏(左側跪者)像太上老君拜師](/img/a/48c/nBnauM3X0UjNwkzM0EjM0gTO5QTM5gDOxIzM0QTNwAzMxAzLxI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物影響
天皇氏認為自然氣候的轉變是由於陰陽五運輪轉運動、往來不息、周而復始的結果。他崇尚木德之運,清靜淡泊,無為而治。他創造了天干地支,從他以後,人們開始用土運、金運、水運、木運、火運五運來概括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運動變化規律,知道了陰陽觀念。
文獻記載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三家注史記·三皇本紀》
項峻《始學篇》
《洞冥記》
徐整《三五歷記》
《洞紀》
《春秋緯》
《河圖括地象》
《帝系譜》
《遁甲開山圖》
《崇文總目》
《路史》
《通典》
《蕉軒隨錄》
《春秋命歷序》
《盤古至唐虞傳》
《綱鑑易知錄》三皇紀卷之一
《元始上真眾仙記》
《天尊老君名號歷劫經略》
《太上混元聖紀》
《中華全史演義》
《太清金闕玉華仙書八極神章三皇內秘文》微正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