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越調]天淨沙·閒題①
吳西逸
楚雲飛滿長空②,湘江不斷流東。
何事離多恨冗③?
夕陽低送,小樓數點殘鴻。
注釋譯文
①天淨沙·閒題:本題四首,此選第二。
②楚云:這裡泛指南方的雲。
③冗(rǒng):繁、多。
④殘鴻:指在夕陽中漸漸遠去而殘剩的雁影。
作品鑑賞
這首《閒題》抒寫遊子思鄉愁緒。以滿天低飛之雲、一江流東之水來襯托離愁別緒,雖不新鮮,但“飛滿”、“不斷”之語卻勾勒出恨溢天地、愁緒綿綿的氛圍,也逼出了“何事離多恨冗”一句。既問山水,也問自己,又巧妙過渡到另一畫面,使情感向深層推進,屬畫龍點睛之筆。鴻雁尚有夕陽相送,人卻只能獨立樓頭,望盡天涯。悵惘孤寂的情緒更加難以忍受。看到鴻雁逝去,希望它能帶去思念,捎來訊息,也使詩的感情內涵更加深沉悠遠。
作者簡介
吳西逸,[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後在世)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後在世,工散曲。現存小令四十七首,他的作品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其他作品
(越調)天淨沙
閒題
江亭遠樹殘霞,淡煙芳草平沙。綠柳陰中系馬。夕陽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譯文】
江邊的亭子,背襯著天際的殘霞和樹木。平坦的沙岸上芳草簇簇,瀰漫著淡淡的煙霧。行人跳下馬來,把坐騎在楊柳蔭中拴住。夕陽西下,近水近山,各有村莊和人家的居屋。
【賞析】
此曲共四首,前三首為:“長江萬里歸帆,西風幾度陽關。依舊紅塵滿眼。夕陽新雁,此情時拍欄桿。”“楚雲飛滿長空,湘江不斷流東。何事離多恨冗?夕陽低送,小樓數點殘鴻。”“數聲短笛滄州,半江遠水孤舟。愁更濃如病酒。夕陽時候,斷腸人倚西樓。”四首皆含“夕陽”二字,而互無密切的聯繫,可見作者的“閒題”,是類似於畫家就某一靈感作隨意素描式的試筆。以“夕陽”為背景,便決定了作品意境的蒼涼基調。
這首小令寫的是夏末秋初的江鄉風景。前兩句是靜景的鋪陳,由最遠處的“江亭”、“遠樹”、“殘霞”,到中景的“淡煙”、“芳草”、“平沙”,於開闊的意象中融入了蒼茫的情思。這種排比景物、組合層次來匯總印象的手法,在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及白樸《天淨沙·秋》中已有先例,作者無疑是受到他們的影響。但第三句就迅速將鏡頭拉近,出現了具有人物身影與動態的特寫,句法也發生了變化。這就自然而然使這一句成為全曲的中心,引人矚目和深味。
“綠柳陰中系馬”,並無進一步的交代,作者甚至不提示系馬者的身份。但因前兩句充溢著曠遠、清寂和蒼涼的氣氛,其慣性便決定了思維的導向。可知此處的“系馬”決不是一種輕快、得意的舉動,其行為者也必然別有隱衷。這就使讀者可以意識到那是一位行客遊子,風塵鞅掌;柳陰系馬,為的是得到暫時的歇息,或者是一種無奈的尋覓。由情景交融而至以景導情,這正是作品妙味的表現。
末兩句又返回繪景。“夕陽”的加入增添了畫面的蒼涼,“水村山郭人家”則證實了第三句中主角身份的推論。而這樣一來,遊子的漂泊與人家的安居又形成了意質上的對比。“綠柳陰中系馬”本身也成為大塊空間中的一景,而客愁旅恨,則在水村山郭、夕陽人家的靜景中彌散開來。情景又一回交融,此時的悲涼足以撼動人心,“閒題”的妙味,也就更覺咀嚼無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