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年有一高憎雲遊至慈林山,十分欣賞這裡的佛地風光,便在山上修了這座慈林寺。唐高宗上元元年,李治皇帝從開封去太原,途中曾遊覽慈林寺,改寺為“廣勝寺” 並送給寺院兩株壯丹花。宋英宗治平年間,趙曙皇帝又把廣勝寺改為“法興寺”。法興寺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舊,加之所處位置正是慈林山煤礦的主要採掘區域 , 七十年代後期出現地面陷廟基裂縫,殿宇傾斜,院牆走形,有倒塌被毀的危險。縣、市 、省沿至中央文物部門反覆勘察研究,確認這座北魏建築原地已不能修復,於是,便確定把法興寺搬遷到對面的翠雲山上。翠雲山與巍峨峻峭的慈林山東西相對,山巒疊翠的丹朱嶺屏列於北,銀帶似的太洛公路與焦(作)太(原)鐵路相交於東, 山腳下終年流淌著清澈明快的丹河水,山風吹來,松濤嘩嘩,白雲飄飄,入川如入仙境令人心曠神怡。
法興寺於1980年動工搬遷,現已基本竣工。新建的寺院座落花翠雲山南麓,占地面積60畝是原寺面積的6倍。寺前新修的停車場與山腳下的崔莊村連為一體。人口處巧妙地保留了二棵長存山坡、伸向前方的柏樹,象黃山的迎客松一樣。以它四季常青的綠色,歡迎遊客的光臨。車場周圍垂柳下的長凳供遊人乘涼歇腳。 從停車場登上60個石階方到山門。此門屬於復建部分。法興寺原址的平面布局形式,雛形定於唐代,並經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繕增建,清代的一次竟用十三年之久。
但漫長的歷史中常遭損毀,山門不知何年己蕩然無存。“後魏建修知創始,大唐完構夏更新。興廢幾經春”這就是對法興寺歷經滄桑的真實寫照, 新修的山門是依照遺址尺寸而復建的。進入山門後對稱地立於東西兩側的是關帝殿和迦蘭殿。關帝殿三間,為明清兩代風格,內供俸關帝神迦蘭殿為新增的建築。穿過兩殿位於中軸線上的便是舍利塔。此塔在法興寺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據記載唐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唐高祖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史時曾到法興寺觀光,他看到這裡風景壯麗便大施錢財擴建親自主持建造了這座石塔。將自己珍藏的37顆舍利子和大藏經贈送給寺院,並被保存在這座石塔之內。他主持建造的石塔,雖經千年風吹雨淋,至今仍完美無缺,矗立如故。該塔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我國現存古塔中這是絕無僅有的。舍利塔通體用砂石板構造,平面為正方形,外形呈重檐樓閣式,內部構成四方藻井,四角為攢尖寶珠頂。下層內槽,四壁有壁畫,寶頂藻井內浮雕精美,壁畫人物形象端莊,全塔造型十分精緻。當年建塔時正逢佛教臻於極盛的唐代,鄭惠王賜予舍利子和大藏經更造成深遠影響,後人都把此地稱作福地,從而才帶來了法興寺的興盛。舍利塔後,前殿之前有一座燃燈塔 。 燃燈塔隔柱上刻有“唐大曆八年清信士董希璇於此寺敬造長明燈台一所”之句, 所以人們又叫它石雕長明燈。
全部為石雕,形制美觀,雕工精細,反映出唐代的石雕藝術水平。國內現存唐代石燈塔僅有三個,法興寺這盞石燈造型最精巧,雕刻工最細,保存最完整,被譽為古石雕的珍品。前殿, 又叫園覺殿,是寺內最大的建築,建於宋元豐三年(公元1066年)。 殿高約8米,石門框,格扇窗、骨架全為石柱、木柱支撐,斗拱肥碩,飛檐騰空,氣勢非凡,雄渾莊重。頂為六架椽懸山頂,五脊六獸。前檐青石牆上雕有動物、蓮花圖案,刻工細緻,生動有力。殿內的18簿佛像多為宋代泥塑。殿中石砌一“凹”字佛台,中放釋迦佛像高約3米,端坐方形蓮台上。 左有為文殊、普賢菩薩列座。台前分站兩掀護法金鋼。南海觀音則與釋迦佛像背向而坐。 兩邊靠牆豎著12尊圓覺像,或裸露上身,或披衣裸,面龐圓韻,高髻秀眉,神態莊重俊逸,服飾色彩柔和,衣紋起伏流暢富有韻律感。特別是一手托腮作思考狀的圓覺像,神情溢於眉梢,流於眼角,造型優美逼真。
相關詞條
-
浙江紹興雲棲寺
浙江省紹興市雲棲寺,始建於建於五代後晉天福四年(939年),距今已具有1000多年的歷史。該寺初名“道林院”,則為律為教。至唐鳥窠禪師重興,則為禪。宋治...
名稱由來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建築環境 殿堂景觀 -
四祖寺
黃梅四祖寺,古稱幽居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的道場,它位於黃梅縣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之中,寺廟創建於唐武德七年(公元...
歷史沿革 主要景點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大事紀要 -
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
天津,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東臨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和河北,北部和南部與河北接壤,天津界於東經116 °43′-1...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大乘寺
大乘寺,又稱大佛寺,位於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木海街與民航路交叉口、西滿革命烈士陵園南側。建於1943年,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前後兩座大殿。廟...
-
大冶目連寺
大冶目連寺,原名:目連禪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即公元1735—1796年),迄今近三百年,頻遭風雨,屢有興廢。1958年,在為期兩年的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歷史淵源 擴建緣起 發展規劃 發展宗旨 目蓮寺年鑑 -
龍興寺[四川省彭州市龍興寺]
龍興寺坐落在四川省彭州市城北口,始建於東晉鹹康三年(337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禪師擴建寺院,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更名...
簡介 文化瑰寶 搶救保護 -
天津租界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間,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義大利、俄國、日本、奧匈帝國和比利時等國,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和協定在中國天津老城東南相繼...
歷史沿革 租界開闢 各國租界 收回 影響 -
黃石目蓮寺
目蓮寺,原名:目連禪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即公元1735—1796年),迄今近三百年,頻遭風雨,屢有興廢。1958年,在為期兩年的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
歷史淵源 擴建緣起 發展規劃 發展宗旨 目蓮寺年鑑 -
天津
天津(Tiān jīn)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天津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曾有9國租界,而天津的五大道素有“萬國建築博...
簡介 名稱來源 發展歷史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