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代表南開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南開區戰勝困難挑戰,實現穩步發展不尋常的一年。區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幫助下,圍繞“應對新挑戰、搶抓新機遇、建設新南開”,積極化解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全力以赴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區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預計,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20%,其中服務業增長23%,占全區增加值的8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8億元,同比增長20%;三級財政收入50億元,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9.1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億元,與去年持平;創崗安置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4%以下。南開區榮獲天津市依法行政先進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稱號,再度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一、堅持保發展,區域經濟持續穩步增長
——“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千名幹部下基層,服務企業渡難關,企業反映的134個問題全部辦復。定期分析經濟運行狀況,推動重點項目建設。落實保增長促發展10項措施,成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搭建小額貸款、中小企業擔保、自主創新三個資金服務平台,建立民營企業發展專項基金,扶植企業發展。實行告知承諾審批新機制,受理行政審批事項5.2萬件,按時辦結率達100%,實現審批服務大提速。保增長形成長效機制,實現服務企業制度化、經常化。
——經濟布局調整逐步延伸。完善區總體城市設計,編制紅旗路以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布局規劃和街域規劃。規劃引領結構調整,優勢產業貢獻率明顯提升。科技產業發展迅速,醫療器械、生物製藥、光電子等產業形成特色,部分科技產品領軍國際市場,天津科技廣場開工建設,科技園技工貿總收入同比增長21.3 %。商旅服務業實現一年有亮點,提升改造上谷商業街、奧體中心“體育之窗”等5個精品項目,打造老字號名品街,津派相聲風景線和鼓樓戲曲大觀園等品牌業態,古文化街、鼓樓商業街“十一”黃金周創紀錄接待遊客260萬人次,長江汽貿街新引進5家4S店,特色商業街拉動消費成效明顯。金融業發展勢頭迅猛,新引進金融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45家,深圳發展銀行分行落戶南開區,香港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正式開業,金融業留區稅收同比增長30%。民營經濟發展速度名列全市前茅,在活躍市場、擴大就業、回報社會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重點項目建設成效突出。實施經濟發展70個重點項目,10個城建項目總規模182萬平方米,總投資112億元;20個服務業項目總規模231萬平方米,總投資85.5億元;40個科技發展項目實現產值10億元,成為推動區域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撐。認真辦理區人大代表“一號議案”,樓宇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環球置地金融中心、萬兆·慧谷科技大廈等商務樓宇達到“5A”級標準,天津數碼港大廈、金廈中凱大廈、榮華時代廣場等重點樓宇入駐率突破80%。全區有億元稅收樓宇1個,千萬元樓宇5個,百萬元樓宇22個,樓宇經濟貢獻率逐步提高。
——選商引資保持良好態勢。以引進大項目、好項目為重點,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赴深圳、成都、福州等地招商,利用“津洽會”、五金節等節慶活動,大力吸引項目投資開發。在香港舉行招商推介會,與馬來西亞融僑集團等5家企業簽訂合作協定。新聘美國、韓國等外籍知名人士擔任招商顧問。新註冊企業4600戶,選商引資協定額 117億元,到位資金107億元,分別完成計畫的195%和268%。
二、堅持保民生,民眾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完成捷運二號線、快速路南開段拆遷任務,興業里、臥福西里等片8萬平方米拆遷告捷。整修舊樓區21片38萬平方米,併網小鍋爐21處,全區熱化率達99%。新建改造市政道路55萬平方米、排水管網16公里,推進市政設施標準化建設,203個居民小區實現共建共管。建設臨渭佳園等還遷安置房13萬平方米,5411戶中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保障。建設鼓樓街道辦事處、奧城中學等一批配套工程。土地整理平衡試點項目取得突破,長江道地塊掛牌出讓,光電子園一期、美湖裡地塊啟動拆遷。全區建設規模達450萬平方米,其中竣工150萬平方米。
——城區市容環境實現較大改觀。新一輪環境綜合整治再塑靚麗景觀,籌資2.4億元,整治道路34條,完成文廟地區和29個髒亂點位治理,整修建築596棟,樓房“平改坡”84棟,新建提升綠地48萬平方米,安裝“城市家具”1304處,文廟地區綠化、“大板樓”改造、“城中村”整治成為民心工程、精品工程。迎國慶市容清整取得成效,對環境髒亂的31條道路和120個社區集中治理,新建改造一批公廁和垃圾轉運站,改造社區綠地10萬平方米,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構建條塊“捆綁式”考評體系,數字城管平台投入運行,市容環境長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保障工作深入紮實。實施扶貧助困十大重點項目,實行無病種限制醫療救助,推出大病社區康復醫療救助,全區3.3萬戶次困難家庭得到長期實物救助。推進居家養老、殘疾人康復等社會專業化公益服務。積極探索創業促就業新途徑,成立自主創業服務中心和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提供政策扶持、就業培訓等服務。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安置新生勞動力4826人,建成36家見習基地,選聘近千名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公益事業。為困難民眾基本醫療保險給予托底資助,受益民眾1.6萬人。醫療、養老、失業等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和諧社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居劃調整和居委會換屆選舉,建成社會事務工作站,實現社區“一居一站”。文明社區“五個一”創建活動不斷深入,完成學府街整街建制創建,新建精品文明社區20個。社區教育網路不斷健全,湧現一批科技型、文化型、健身型等特色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實現一街一中心,建成一批中醫藥特色診療社區。以迎慶建國60周年為主題的“祖國萬歲”、“激情南開”等社區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發展社區商業,提升改造興南、家佳菜市場,啟動烈士路、西湖西道菜市場建設,調整改建社區便民商業網點,繼續實施放心早點工程,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績。科技事業保持領先位勢,融資8500萬元扶持32項技術創新項目,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9家,專利申請4000餘項,占全市總量的近三分之一。開展第二十三屆科技周活動。啟動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首批26所學校通過檢查評估。109中學與天大附中實現整建制合併,新43中學成為市級重點中學,歷史名校育紅中學重建竣工並投入使用,實施績效工資,教師待遇進一步提高。整合提升文化資源,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南開文化宮古建築群、廣東會館、文廟修葺一新,天后宮與民俗文化館實現資源共享並免費開放,挖掘保護70餘項民間絕技絕活。民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再創佳績,獲國家和市級金牌161枚,在市第六屆殘運會上取得歷史最好成績。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黃河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重建水閣醫院主體封頂,及時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人口和計畫生育、僑務外事、民族宗教、“雙擁”共建、國防教育、人民防空、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取得好成績。
三、堅持保穩定,社會環境和諧有序
——積極化解各類社會矛盾。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區長熱線、電子信箱、為民服務專線辦理民眾反映問題4965件。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堅持接訪、走訪、下訪,認真解決民眾信訪問題,努力排查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妥善解決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和信訪突出問題。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
——紮實推進“平安南開”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加大對黑惡勢力、“兩搶兩盜”等犯罪的打擊力度,堅持專群結合、打防結合,有效防範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年未發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實施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宣傳教育三項行動,開展對重點工程、重點行業、重點部位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管理,有效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全區社會秩序保持穩定。
——持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堅持經濟發展軟環境評估,在全市綜合考核中名列第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評議,行政執法行為進一步規範。加大市場經濟秩序監管力度,強化對食品、藥品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監管,推行菜市場明碼標價,嚴禁哄抬物價。深入開展打擊傳銷等專項行動,加大對零散稅源的征繳力度,打擊無證經營、偷稅漏稅等不法行為,對守法經營貢獻突出的功勳、明星、重點企業給予表彰,全區市場秩序繁榮有序。
四、堅持依法治區,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建議和提案234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政府常務擴大會議,視察重點工程、重點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幫助。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形成制度,推動“法律五進”工作,建成一批市級民主法治社區。依法做好行政複議、規範性檔案管理、執法監督工作,完善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加強。
——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鞏固學習實踐活動成果,整改措施全面落實,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能力不斷提高。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堅持新聞發布會制度,建設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推進行政權力透明公開運行,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斷深化。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堅持領導幹部問責制,實行行政績效考核,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最佳化幹部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有新提高。啟動政府機構改革。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制度,努力減少各項公務開支,有效降低了政府運行成本。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不斷完善。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差距和不足。一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抗風險能力還不強;二是有些項目引進落地比較遲緩,破解制約因素的辦法還不多;三是個別地區還存在環境髒亂問題,長效管理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四是社會保障還存在有待解決的新問題,改善民計民生的任務還很重;五是一些部門工作作風還不夠務實紮實,行政效能有待提高。這些問題和差距需要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全區上下萬眾一心,拼搏奮進,保持了區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取得了社會繁榮進步的顯著成績。我們深切感到,堅定不移地踐行科學發展,是戰勝困難挑戰的思想之基;堅定不移地探索改革創新,是戰勝困難挑戰的力量之源;堅定不移地維護民眾利益,是戰勝困難挑戰的保障之本。我們深知,在這樣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凝聚著社會各界和人民民眾的辛勤耕耘,承載著區人大、區政協以及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的監督、幫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與我們同舟共濟、通力合作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與我們同甘共苦、並肩戰鬥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區部隊,向所有關心支持南開區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2010年是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關鍵之年,是“一個中心、兩個基地”規劃建設收尾之年,也是落實全市經濟三年發展計畫的重要之年。今年經濟發展環境總體上將好於去年,但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複雜。巨觀經濟雖然回暖向好,但總體發展不穩固、不平衡,經濟復甦還將是一個曲折、緩慢的過程。對此,我們要保持冷靜審慎的態度,既要看到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等有利因素,也要看到經濟回升向好不等同於經濟運行根本好轉,對困難要有充分的估計和準備。同時,隨著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三個層面聯動發展戰略將進一步深化,中心城區全面提升態勢進一步加劇,我們要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科學把握形勢,積極應對挑戰,主動搶占先機,在推動南開區經濟社會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
2010年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區委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科技南開,實現科學發展”的主題,“把握一個定位,搶占三個高地,打好五個攻堅戰”,即:把握“科技南開”功能定位,搶占產學研結合、科技企業數量質量和科技人才聚集的高地,打好產業結構調整、西區開發建設、重大項目建設、土地資源整理、環境綜合整治的攻堅戰,在推動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經濟三年發展計畫上取得重大進展;在搞好西區開發建設,推動結構調整上取得重大進展;在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園林城區、文明城區上取得重大進展。
201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增加值增長20%;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0%;三級財政收入55億元,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6.8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下。
為此,主要做好以下十二個方面的工作:
一、編制“十二五”規劃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準備之年。要科學編制《南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確定未來5至10年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突出區域發展的功能定位,突出結構調整的戰略舉措,突出城區面貌的生態宜居,突出民計民生的富裕和諧,突出文化道德的傳承弘揚,做好各類專項規劃和街域規劃編制,使之成為未來幾年推動南開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指導綱領。
二、推進“科技南開”建設
按照“科技南開”的發展定位,制定好建設規劃。大力發展科技產業,扶優做強醫療器械、生物製藥、光電子、信息技術、創意設計等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拓展科技產業發展空間,調整科技型工業布局,加快天津科技廣場、天大1895創意大廈項目建設,推進美湖裡地塊整理,促進科技企業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保持科技園快速發展態勢。積極搭建產學研服務合作平台,推進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和實驗室,建設天津科技城,打造以天津科貿街為展示視窗、以科技樓宇和工業園區為孵化基地的“一街多區”的科技成果轉化載體。開展成果交流、項目推介和市場交易,技術契約成交額力爭增長15%,保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全市領先位勢。實施人才智力聚集工程,用產業聚集人才、用項目吸引人才、用政策留住人才。實施城市管理、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等信息化工程,深入普及推廣科技知識,將科技廣泛套用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建設創新型城區。
三、推動西部地區深度開發
紅旗路以西地區是區域發展的寶貴空間和重要增長極,要把西區開發建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試驗區。全力打造三個產業聚集區,建設30萬平方米的新南馬路五金城二期工程;光電子園一期開工建設,力爭年底主體封頂,推進二、三期土地整理,實現項目滾動開發;推動天拖企業搬遷,啟動地塊整理,做好項目招商。著力打造兩條商務商業帶,在長江道發展創意產業、商務綜合服務業態,完善汽車商務及相關產業服務鏈,建成奧迪4s店,做大C92創意產業園。在黃河道做好捷運站點項目的策劃實施,力爭在重要節點和條件較成熟地塊整理上實現突破。搞好西區開發建設整體規劃,統籌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設,使西部地區呈現新的生機與活力。
四、啟動建設百個經濟項目
項目是落實規劃的重要載體,是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支撐。實施城建重點項目15個,總建設規模150.4萬平方米,總投資150.7億元;服務業項目25個,總規模399萬平方米,總投資37億元;科技發展項目60個,預計產值達7億元。通過重點項目實施,助推優勢產業聚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東馬路——老城廂民俗文化旅遊商貿聚集區,七向街、河床酒吧街開業,推動仁恆海河廣場二期、老城廂13號地項目建設。豐富西南角——海光寺商業商務聚集區,加快中糧、寶利、融僑項目建設,啟動房地產交易市場、內燃機廠地塊整理。強化水上奧城體育休閒娛樂聚集區,改造奧城商業廣場國際風情街,推動綠蔭里地塊土地出讓和“體育之窗”、寶力豪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提高樓宇入駐率,稅收增長30%以上。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圍繞功能布局、重點項目吸引投資,多層次、寬領域選商引資,在引進金融機構、企業總部和境外資金上下工夫,招商引資協定額60億元、到位額40億元以上。
五、落實服務經濟長效機制
政府創造環境,企業發展經濟。要堅持聯繫企業制度,深入基層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完善選商引資和協稅兩個目標責任制,加強對重點企業的扶植服務。繼續安排各類扶持資金3800萬元,支持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繼續擴大投融資規模,為土地整理、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推進行政審批再提速,完善聯審部門服務重大投資項目協調機制,深化告知承諾、照後服務等工作舉措,提升網上綜合服務能力。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實行重點項目監管機制,加強對餐飲服務業、專業市場等領域零散稅源征管,營造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
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先進完善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是現代化城區的重要標誌。要大力推動捷運二、三號線建設,實施五、六號線站點拆遷,力促快速路南開段建成通車。深化南開西部地區交通路網規劃,力爭啟動長江道西段等道路改造工程。實施一批民心惠民工程,推進社區市政設施標準化共建共管,做好市政道路、排水管網的維修養護。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居民生活配套設施遺留問題。完成長江道、東王家台片分散平房改造任務,建成安置房9萬平方米,積極推動住房保障工作。在建項目規模不低於400萬平方米,新開工、竣工均超過100萬平方米。
七、實現市容環境再上新台階
市容環境是城市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繼續實施城市管理十大重點項目。開展大幹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對區域內171條幹支道路進行全面整治,實現紅旗路以西街域環境逐步提升。實施病媒生物防制工程,50%基礎性指標達到“國衛”標準。加快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24座公廁和垃圾轉運站,更換和添置1萬個社區垃圾箱筒。改造50個社區綠地和10個社區里巷破損道路,封堵46條道路的私開門臉。實施節能減排工程,主要污染物削減2%。推動綠水園建設。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加強公眾生態道德觀建設。啟動市容環境管理年活動,完善職能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著力提高公共環境管理能力,力爭用三年時間建成國家衛生城區。
八、實施社會保障重點項目
改善民計民生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實施社會保障和扶貧助困十大項目。堅持以創業促就業,加大實訓、貸款等服務力度,開發各類公益服務崗位,做好新生勞動力特別是困難家庭大學畢業生就業安置,推進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和諧園區建設。制定老齡和幼兒事業發展規劃,建成10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站等一批為老服務機構。扶植社會福利機構,探索社會化助殘新途徑。搞好慈善協會換屆,推動慈善公益事業法制化、長效化和社會化。實施社會救助、勞動保障、衛生服務、殘疾人救助、為老服務、人口計生“六網合一”工程,進一步最佳化社會保障長效機制,讓民眾從多方面得到更多實惠。
九、大力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建好和諧社區。要進一步健全社區管理體制機制,促進新型工作模式良性運轉,推進社區管理標準化。加快“五個一”文明社區建設,完成20個精品社區和嘉陵道街整街建制創建。扶植培育社工組織,搭建社工人才載體,加快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步伐。深化學習型社區建設,爭創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整合社區商業網點資源,規範提升社區商業經營業態,建設一批標準化菜市場、社區商業中心街和便民鐘點市場。加強物業管理監管,探索物業糾紛調解的新途徑,為人民民眾創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 十、繁榮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實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制定教師專業發展三年規劃,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西區教育資源整合、均衡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啟動黃河醫院門急診樓建設,百年品牌水閣醫院建成開診,改擴建一批醫療衛生機構,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加強二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動,做好婦女兒童老人等重點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大力推動中醫藥進社區,創建“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豐富延伸“老城津韻”板塊,以精品項目整合資源,以傳統文化擴大影響,以節慶活動提升效益,挖掘“莊王府”、文廟等文化遺存內涵,建成全市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辦好第五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繼續舉辦“南開之夏”、“飛雪迎春”民眾品牌文化活動。落實全民健身條例,新建一批社區體育健身路徑和設施,辦好第十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籌建新體育場館,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加強流動人口計畫生育服務和管理。搞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鞏固軍民共建成果,爭創國家“雙擁”模範城“三連冠”。廣泛開展“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活動,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各項工作,進一步提高全民素質,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區。
十一、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維護社會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暢通民眾訴求渠道,切實維護民眾合法權益。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發揮信訪聯席會作用,下力量化解社會矛盾,著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加強社區司法所建設,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多方聯動的調解工作機制。不斷加強應急管理,切實提高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志願者參與、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網路,加強社區警務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強化安全生產監管網路,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建立安全防控工作有效機制,做到安全生產有序可控,推進“平安南開”建設。
十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加強自身建設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保障。要加強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應對挑戰、駕馭局面、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能力。搞好政府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理順部門關係,構建高效快捷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強化行政問責、績效考核等措施,落實目標責任,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務,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設法治政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幫助,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建議和提案,虛心聽取專家學者、社會各界及人民民眾的意見,努力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建成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和協同辦公系統。堅持新聞發布會、公眾懇談會、重大事項聽證會制度,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堅持厲行節約,降低經常性行政辦公經費支出。深化黨風廉政教育,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要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建設幹事創業的政府、公正廉潔的政府和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鬥鑄就輝煌。我們堅信,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我們科學發展的堅定信念,任何挑戰都不能阻擋我們富民強區的前進步伐。發展的重任激勵著我們,人民的重託鞭策著我們,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和幫助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銳意進取,開創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局面,為建設特色突出、實力雄厚、文明和諧的現代化新南開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