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品種由來
小站開發,僅有120年。但小站稻卻是自北宋以來,千餘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歷代先哲墾拓北海,法式南方的實踐遞鍃推進下,得以問世的,是整個天津屯墾史上的一個突出環節。曾以江淮粳稻為母本,但結果卻優於江淮稻;曾以韓國、日本的稻種為 籽種,而品位卻超越了韓國稻和日本稻;其前驅是葛沽稻,但比葛沽稻更勝一籌。“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南運河水夾帶著漳河從黃土高原捲來的泥沙和氮、磷、鉀等有機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鹹,化鹼成腴,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至1948年津南解放前,小站稻一直是靠限制馬廠減河上游用水,才保證了收穫的,特產也有特殊的局限性。?
新中國成立到公社化以前,小站稻種植面積,單產,品種進化,都達到空前高峰。其後,馬廠減河、海河上游各河系,攔河截流,建庫蓄水,九河下梢的天津,水量逐漸減少。1968年,獨流減河切斷了馬廠減河,南運河水絕源,靠海河水維持。1973年,全區“稻改旱”。1975年以後,境內小站稻局部恢復。80年代末,津南區重新開發優質小站稻成功。21項有毒物質指標監測,18項為零,3項低於國家要求的數值,被命名為綠色食品。
追溯歷史
天津地區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氣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態條件,適宜生產優質稻米,歷代史料多有記載。 據《明史·汪應蛟傳》記載: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天津巡撫汪應蛟利用駐防兵丁,在葛沽、白塘口兩地墾田種稻5000餘畝,採用築堤圍田,利用淡水洗鹼,種稻每畝收四五石。 明萬曆四十一年至天啟元年(公元1613—1621年),大科學家徐光啟曾四次來天津,致力於墾田種稻。從此,葛沽稻大負盛名。而葛沽距小站僅12.5公里,一般把葛沽稻視為小站稻的前身。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崔旭《津門百詠葛沽》亦有詩云:“滿林桃杏壓黃柑,紫蟹香秔(同粳)飽食堪。最是海濱好風味,葛沽合號小江南。”詩中稻粒長可能是種植的秈稻型品種,後來又逐漸更換成粳稻型品種。葛沽稻米當時能如此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賦詩歌頌粥汁中的米粒晶瑩透亮,像碧玉一樣美好,品嘗起來類似美酒瓊漿,可知在當時很負盛名。 天津小站稻米粒橢圓形,晶瑩透亮,堊白極少,潔白有光澤,蒸煮時有香味,飯粒完整、軟而不糊(粘),食味好,冷後不硬。清香適口。 清同治十年(公元1859年),防軍提督周盛傳率兵十八營,進駐馬廠(河北省青縣境),修建新城(今塘沽區新城鎮)至馬廠大道,沿途設站,十里一小站,四十里一大站,如今的小站鎮及西小站、東大站村即由此而得名。周為補充軍餉,先在新城附近墾田種稻,並吸取前人種稻經驗教訓,先從興修水利入手,於光緒元年(1875年),令淮軍士兵十四營移屯小站一帶開挖馬廠減河,其首端在今靜海縣大張屯鄉靳官屯村,與南運河(也叫御河)疏通。同時在河邊修攔潮大堤,預防海潮侵襲。遂在小站一帶墾荒種稻,收成頗豐。南運河水源上游來自黃河,含淤泥和腐殖質較多,水質很好,灌溉稻田不僅省肥高產,稻米外觀、蒸煮、食味品質均佳。科學考證,應是形成“小站稻”名特優產品的主要因素。並使其成為清皇室的貢米。聲望遂超過了葛沽稻。 20世紀三十年代後,又從日本、朝鮮引進“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米質更佳,真是“一家煮飯,四鄰飄香”,小站稻已成為天津的風物珍品,聞名遐邇。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大力發展小站稻生產,推廣普及科學技術,水稻品種不斷更新更換,栽培技術逐步改進,稻米品質和產量大大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並以特二級質粳米出口,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
天津小站稻新品種
在海口市剛剛閉幕的第七屆中國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上,由歸國博士、農學院崔晶教授培育的天津小站稻新品種“津川1號”一鳴驚人,以其潔白如玉的外觀、香糯可口的食味贏得與會同行及海口市民的一致讚譽,前來參展的企業當場與本市達成了今年春節啟動杭州、海口、深圳、成都等地市場的合作意向。
從2004年開始,天津市正式啟動小站稻食味提升工程。在崔晶博士的主持下,數十位中外水稻專家聯合攻關,從種植水稻技術最先進的日本引進40個水稻品種,與本市小站稻聯姻,通過多年選育,培育出既有本市高產特性,又能達到較高食味水平的小站稻新品種“津原45”和“津川1號”。日本著名水稻專家楠谷彰仁多次專門來津對“津川1號”進行鑑定,他認為從米的外觀、氣味、黏度和硬度等食味特性來看,與日本最好品種“越光”相當,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