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

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

備受矚目的“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拉開序幕。17日上午,“天后宮與天津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展覽開幕,“吉祥光明燈燃放民俗活動”將於今晚在修繕一新的古文化街天津民俗博物館舉行。 天后宮與天津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展覽,是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天后宮始建於元十五年?1278年?,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它與台灣北港朝天宮、福建湄州媽祖廟合稱我國三大媽祖廟。它的建立與天津自古以來就處於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密切相關。17日開幕的展覽,用實物、照片等再次證明這一點。 展覽分別從“媽祖文化在天津的形成、發展”、“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舉世聞名的天津皇會”及“友好使者和平象徵”等4個專題,展示天后宮對天津產生的重要影響。展出的實物中包括明代、清朝及民國時期等不同歷史階段的文物,生動地展示了天津媽祖文化的淵源。吉祥光明燈燃放民俗活動”在17日晚7:30舉行,天后宮再次燃放已40多年沒有亮起的“吉祥光明燈”。1041只五彩的蠟燭將在大殿前的水池中點燃。

天津媽祖歷史

天津地區雖然自古以來就有散居的先民,但作為一座城市的形成,卻與漕運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漕運的發展,使天津最早的兩個居民點——大直沽和三岔河口相繼發展起來。自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開通海運,南方的漕糧從江南的劉家港啟程,經海上至大沽口進入海河,以海河東岸的大直沽為終點,再由北運河轉入大都。開通海運不到十年,元政府便在大直沽設定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又在延祐間為滿足漕運船工祭祀的需要建造了“天妃靈慈宮”(後改“天后宮”,即東廟)。接著又在三岔河口附近建造了另一座天妃廟(即西廟)。
兩座天后宮建設之初,都是為了祭祀漕運船工們所信仰的閩粵一帶護航女神——林默而建。林默為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人,她死後自宋代屢受皇封,先後封為靈惠夫人、天妃等,至清代又封為天后。天津人稱天后為娘娘,所以這兩廟又俗稱為“娘娘宮”。最初都是由僧人主持,在元代還有互派活動(見元危素《大直沽天妃宮碑記》),後來怎么改成了道士,至今仍是一個不可解之“謎”。據《天津衛志》等書記載,明正統十年(1445)“禮部札付道士邵振祖領道藏一部”,可知那時已由道士掌管。但此兩廟都不是嚴格意義的道觀,這與天津居民對宗教的態度有關,他們“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又不分佛教、道教、民間宗教,哪管什麼如來佛、觀世音、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財神、藥王、關帝、濟公、王三奶奶、白老太太……一律視為神仙,皆為求拜的對象。天后傳至天津也進入這些神仙行列,日久天長兩廟所供奉的神靈為順應這種要求也繁雜起來。由於天妃為女性,又轉變為少婦幼兒的保護神,衍化出多種娘娘,從中又形成天津民俗的特有現象——拴娃娃,還成為舊社會受損害最重、受折磨最酷的妓女朝拜對象。並對農業的旱澇、商人的致富、遇難者的求救、百姓祈福等無所不包,祭祀天后的廟會多年來成為融信仰、娛樂、商貿為一體的民俗活動,對天津民眾發生了多方面的聯繫,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兩廟互有交往,故使東廟有些效仿。但隨著漕運的消失,五月初的船期沒了,東廟便比不上西廟繁盛。西廟為適應群體對天后的崇拜心理,又改三月下旬的娘娘誕辰日來紀念,形成“娘娘會”,即後來的“皇會”。規模不斷擴大,甚至傾城出動,通宵達旦。而東廟地廣人稀,一切習俗多循舊章,更顯具有原來的特色。從中也可看出天津民俗由單一向兼容方面轉化的一個側面,這也是適應城市發展的結果。隨著時代的變遷,東廟已於1950年移作他用,目前只存西廟(即今天津民俗博物館),但在發展中形成的民俗、民風卻在天津市民中留有深遠的影響。如天津民眾熱心腸、講信義、樂善好施的品德,似與天后濟困扶危的精神相互照應。結合多年形成的民俗習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又使那些失傳已久的民間工藝品、風味小吃及土特產品得以恢復和發展。繼承民間花會的傳統,改變了過去“皇會”的性質,成為節日的民眾文藝活動,豐富了城市民眾的文化生活……這些民俗活動,不但受到天津人民的歡迎,也引起許多海外僑胞的思鄉之念,加強了天津與海外的往來,對繁榮天津的經濟建設也有著某種促進作用,這也是我們研究天津民俗不可忽視的意義。

天后宮

天后宮俗稱“娘娘宮”,始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系世界三大天后宮(福建湄州祖廟、天津天后宮、台灣北港朝天宮)之一。初建時僅為船夫、商賈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佑航海安全,後擴展成百姓求福祈順、消災滅疫之所,並以此為中心成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點,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1954年、1982年先後兩次被天津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宮坐西朝東,占地5360平方米,從東至西由戲樓、幡桿、山門、牌坊、前殿、正殿、鳳尾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鐘鼓樓、張仙閣和四座配殿組成,是天津市現存最早的一處古建築群體。

1985年,天后宮以其天津民俗文化發祥地之地位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的所在地。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后宮復原陳列外,還陸續開闢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基礎內容的陳列展覽,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漕運、婚育、商業、民間生活、民間藝術及民間信仰等習俗內容,興建了69米的天后碑廊,描繪出一幅幅極具個性的地域文化的歷史風俗畫卷,成為中外人士觀光遊覽的勝地。

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現存山門、牌樓、鐘鼓樓、前殿、正殿、藏經閣、啟聖殿等。正殿內“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披,頭戴鳳冠,四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兩旁,殿內兩側還陳列鑾駕一套。山門前有兩棵幡桿高26米(南桿實高26.2米,北桿實高25.94米),為明清遺存文物,分別繡著:“津門藝萃百肆迎春,溟波裕日濟運通航”。

 天后宮最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舉行酬神演出及聚會娛樂的場所,宮前有廣場和戲樓,兩側街道形成商業集市和年貨市場。舊時每月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這裡香火旺盛;每逢天妃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還舉行“皇會”,表演龍燈、高蹺、旱船等,百戲雲集,萬人空巷。當時天后宮的繁華景象,有詩文記載:“旗颭危培集萬艘,碧溟漕運溯元朝,天妃廟貌依稀在,金鼎香菸繞繡袍”。

 現在的天后宮內設有天津民俗博物館,在廟內兩側廂房陳列,介紹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聞名遐邇的“皇會”

古文化街的“皇會”,也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傳統活動。“皇會”最初叫“娘娘會”。相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宮”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間,有人倡儀,在海神娘娘誕辰之前出會4天,即農曆三月十六日送駕:將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孫、斑疹、送生娘娘的頭像,送到閩粵會館天后殿供奉;十八日接駕:將這5位娘娘的木像接回;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出外散福”:抬著5位娘娘的木像沿街遊行,接受人們的香火。這就是最初“娘娘會”的活動。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盡力表演,各顯其能,精彩紛呈,博得乾隆皇帝的賞識。其中,鄉祠挎鼓表演出色,乾隆皇帝賞給4名鼓手各一件黃馬褂;鶴齡會唱得最好,乾隆皇帝賞給4名鶴童各1個金項圈。乾隆皇帝還“娘娘會”的組織安排大加稱讚,賞給2面龍旗。從此以後“娘娘會”身價倍增,易名為“皇會”。

 乾隆、嘉慶年間以來,“皇會”越辦越紅火,聲勢越來越大,各會依次出遊:淨街會,負責將街道打掃乾淨;門幡會,將“天后宮”海神娘娘的歷代封號寫在大幡上,組成儀仗隊簇擁;太獅會:仿?quot;“天后宮”大殿前兩個石獅的樣子,做成兩個木頭獅子,抬著保駕;挎鼓會,由十三、四歲的鼓手表演歌舞,此外,還有花鼓、高蹺、身歌、捷獸(獅子舞)、重閣、中幡、萃韻音樂等歌舞、雜技表演。最後,才是載著5位娘娘木像的寶輦;每個寶輦前面都有法鼓會,後面有8個人騎著8匹大馬、打著8桿大黃旗,進行護駕。每逢出“皇會”,沿街人山人海,人聲喧鬧,最後的幾次“皇人情激奮,盛況空前。

在後來的歲月里“皇會”不再是年年都舉辦。最後的幾次“皇會”,分別在清代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民國4年(公元1915年)、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差不多是10年左右1次。古文化街修復以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復了“皇會”。在這一天,以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表演為主,街頭熙熙攘攘,熱鬧異常,成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盛舉。這個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又出現了一片生機。
天 後 宮天 後 宮
天 津 媽 祖文化旅遊節天 津 媽 祖文化旅遊節
天 津 媽 祖 歷 史天 津 媽 祖 歷 史
天 津 媽 祖 歷 史天 津 媽 祖 歷 史
天 津 媽 祖 歷 史天 津 媽 祖 歷 史
天 津 媽 祖 歷 史天 津 媽 祖 歷 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