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天文衛星
天文衛星,是對宇宙天體和其他空間物質進行科學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傳統的天文觀測都是在地面上由天文台利用各種天文儀器進行的。但是來自天體的輻射絕大部分被地...
簡介 發展史 設備信息 衛星軌道 衛星類別 -
天文史學
天文史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研究人類認識宇宙的歷史,探索天文學發生和發展的規律。
歷史 研究範圍 作用 區別 分支學科 -
天文觀測
天文觀測:觀測天體的重要手段是天文望遠鏡。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隨著望遠鏡在各方面性能的不斷改進和提高,天文學也正...
觀測簡介 歷史起源 場地選擇 觀測地點 探測手段 -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KIAA-PKU)是北...
簡介 成立背景 -
中國古代天文人物
落下閎(公元前140-前87年)中國西漢時期天文學家,以歷算和天文學的傑出成就著稱於世,為我國最早的中國古代天文人物中國古代天文人物歷算學家。漢武帝元封...
-
天文研究
天文學所研究的對象涉及宇宙空間的各種星星和物體,大到月球、太陽、行星、恆星、銀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個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體以至分布在廣袤宇宙空間中的大...
天文學研究的對象 層次 研究內容 -
《中國國家天文》
《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國家天文台主辦,以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基本宗旨,以天文與人文結合為辦刊理念,以加大原創、提高可讀性和不斷擴...
期刊簡介 作者資源 主編團隊 雜誌定位 正式創刊 -
天文動力學
天體力學的一個新的分支,研究人類從地球上向空間發射的各種飛行器的運動,又稱人造天體動力學。
名詞定義 簡介 人造地球衛星動力學 月球火箭動力學 行星際飛行器動力學 -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於2001年4月25日由原南京天文儀器研製中心科研部分組建而成,1998年首批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概況 配備力量 科研項目 優勢學科 領導 -
天球儀[天文儀器]
天球儀是清代中葉的科學家齊彥槐所制。齊彥槐(公元1774~1841年),字梅麓,從事天文學和農田水利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天球儀是他根據天象製造的天文報...
簡介 利用價值 天文套用 製作歷史 相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