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景區由大龍洞水庫(也叫大龍湖)和大龍洞兩部分組成。大龍洞水庫是國內唯一不需大壩、依靠壘石圍蓄地下水而成的天然水庫,名列十大溶岩水庫之一。1958—1960年建成。集雨面積245平方千米,水庫面積8.05平方千米。總庫容1.51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09億立方米。最大泄量808立方米/秒。水庫湖面呈不規則的彎曲狀,長13公里,最寬處1公里多,最窄處100米。湖中共有7處出水泉眼,最大一處緊鄰上陵村。據村民介紹,每到旺水期,泉水衝出水面達一米多高。湖面四周,奇峰簇簇,神形各異,像獅子、像鯉魚、像大象等。石山倒映水中,山水渾成一體,美不勝收。
地理環境
地貌特徵
大龍洞風景區位於上林縣境內岜獨峰林區,屬石灰岩發育 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較古老地層出露可見有石炭系中統和下統地層,特別是石炭系中統大埔組地層出露明顯。石山光禿,尖峰插霄,形成峰林區,山峰海拔高度在400—500米之間。大龍洞的達榮山海拔604米,弄荒山476米,東老山494米,弄敢山440米。
大龍洞風景區岩溶類型屬峰叢窪地型,其附近地下河發達。地下河水文特徵為:地下水坡降大,水動力類型為管流—脈流,水在地下管道內常形成瀑布或跌水,在地表多以懸掛泉或季節泉的形式出露;溶蝕通道相互連通性差,這是大龍洞石山地區能通過簡單封堵形成天然水庫的原因。
氣候特點
大龍洞風景區處在上林縣境內,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從景區附近穿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夏長而炎熱,冬短而暖和,但偶有奇寒,乾濕季明顯。太陽總輻射量103千卡/平方厘米·年。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576小時。年平均氣溫20.9℃;氣溫的年變化規律是1月氣溫最低,7月氣溫上升到最高值,爾後又逐漸下降。年平均無霜期為337天。年降水量平均在1700—1800毫米之間。
主要景點
大龍洞景觀
大龍洞緊臨水庫,系岩溶洞穴。洞內有12個觀覽廳,其中石獅大廳有八九層樓高,可容數千人。洞內鐘乳石眾多,形象各異,有石獅、石羊、石馬、石竹、石筍等。在洞內一險崖處,有一寬達20多米、深不可測的圓洞,時而傳出悅耳的絲竹樂聲,時而聽到驚濤拍岸般的巨響。
大龍洞開發後全長4-5公里。洞內有12個觀覽廳,每個大廳中各有風光,鐘乳石千姿百態。洞頂有3處天然天窗,洞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見天,冬暖夏涼,奇景繪萃。第一洞廳高曠雄偉,洞頂懸石參差,景物盤根錯節;左邊懸盪著“美人飛天”,前邊是一隻雄鷹頭部,目光炯炯,嘴彎如鉤,很“酷”地俯視著遠來的賓客。第二大洞廳,右邊是半掩的“幃幕”,洞廳里有一個大舞台,上面有“天狗高歌”、“青蛙跳舞”、“龜蛇對唱”等。第四洞廳,上面是一扇明亮的天窗,四周有“石筍叢生”,“玉桂齊天”,“大鳥騰飛”;洞底有“金龍戲水”、“神龜爬沙” 等美景。其他各洞廳景色各異,有“鐘乳石林”、“萬年仙龜”、“大象飲水”、“七仙女曬裙”、“六十大羅漢”、“雄獅相鬥”、“牛郎織女銀河相會”、“萬壽王公點兵台”等多組景觀,各有千秋。
大龍湖景觀
大龍湖(大龍洞水庫)與大龍洞相映成趣,洞美湖美山亦奇。湖邊的山像個老人,人稱“姜太公山”;湖中圓形的獨山,人稱“燈籠山”;湖中小島,人稱“鯉魚山”;組合成了一幅《姜太公釣魚圖》。據說這“燈籠”是姜太公晚上用來照引鯉魚食餌吞鉤的。大龍湖正對面的山崖上,一條白龍在崖壁上舞動,好像就要破壁騰飛上藍天。大龍湖四周處處是美景,令人神往。
民俗文化
上林縣古屬百越之地,是壯族聚居的地方。大龍洞風景區附近主要居住壯、瑤等民族。語言以壯語、漢語為主。隨著時代發展,民族個性漸少,共性日多,有趨同之勢。《上林縣誌》( 清·徐衡紳修 清光緒2年(1876年刻本))將居住在上林縣平原地區的壯、漢族民眾統稱為“土人”,而將居於北部山區和大明山麓的壯、瑤族民眾分為瑤、壯、俍人和山子四種。土人“其宮室類多築土剪茅,儉陋自古。但山風多厲,竹木易朽。風之所刮,蛀即生焉。木中軋軋有聲,不數年當即一易。凡取竹木,須於七八兩月,採伐漬之污水中,累月方免生蛀,故有七竹八木之諺”。山居壯人“居室緝茅而橫木其上以居人,謂之作欄,即欄房也。子壯娶婦,作欄以爨。”二十世紀末,當地居民住房變化已經很大,一般為泥牆瓦房或火磚瓦房、磚混結構房等。
當地農戶建新屋,一般先請師公巫婆占卜房址和吉日良辰方破土奠基。安門坎要擇良辰定時刻。放橫樑叫“上樑”,要選“好命人”掛彩、放鞭炮,要請師公安放。新屋落成,要宴請房族和建房人,放鞭炮慶賀。新屋落成後還要選擇吉日才能遷入。喬遷之日,要邀請親朋舉宴賀喜。賀喜者過去除送“封包”,還要送米糧及其他禮物, 娘家人要送一擔粽子或送用蒸熟的糯米搗爛捏成的軟米糍,名曰“賀入新居”。
據《上林縣誌》( 清·徐衡紳修 清光緒2年(1876年刻本))載,上林縣境內被稱為“土人”的服飾與縣外各地無異。男子穿小襟衫,女子穿大襟衫,無扣,繩綁。男女均穿寬腳大頭褲。衣袖褲腳鑲各色布條(一般兩條)。男女均梳長辮。男子冬天戴黑色圓布帽。女子戴黑色網帽,插簪,戴耳環手鐲。有的婦女頭包布巾。頭巾寬一尺,長丈余,有黑白兩種。俍人(壯族的一個支系)“男婦文身跣足,衣斑斕布褐”。“壯人椎髻徒跣”,“婦人衣短衣長裙,皆青黑無文,(戴)竹笠,衣角問悉援鵝毛為飾,敞其襟,織碎花(作)抹(胸),(掩)其兩乳”。“瑤與山子絕相類,男女皆裸跣”。此系壯、瑤服飾原式而相承至清康熙年間(1654—1722年)。由康熙(1654年)至光緒(1875年)近二百多年間,壯、瑤原服飾已發生變化而趨於一統。二十一世紀初,交通便利、壯人、瑤人與外面交往頻繁,服飾類同,已沒有什麼特色。
其他習俗有:
認乾爹乾娘乾兄妹。建國(1949年)前,當地人認乾爹乾娘、乾兄妹習俗盛行。認乾爹乾娘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因兒女得到所認長輩的特別鍾愛或特殊幫助;一種認為兒女命差,需要找乾爹乾娘扶持。只要雙方願意,即可擇日拜認。相認後親如骨肉,喜難同當。同輩結拜乾兄妹,只要雙方願意互換年庚、族系,願意共享憂樂,即可相認。有的結拜時殺雞飲血。一經結拜,親如同胞。建國(1949年)後,有的地方仍有此俗。
選龍脈。建國(1949年)前,凡移墳、起新房或殯葬,除選吉日還要請風水先生選龍脈。認為選中左青龍右白虎的地方世代出文武官員,選中龍穴地能發大財,子孫滿堂。二十一世紀初,農村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相信龍脈,公開半公開地請風水先生選龍脈。
特色美食
豬血腸。上林縣民眾喜歡吃豬血腸。其作法是殺豬時,將煮熟的米飯加香料、豬血攪和灌腸。煮熟後每人分咬一段,別具一番情趣。
烤羊肉。瑤族民眾喜愛養山羊,喜歡吃烤羊肉。逢年過節,他們把羊肉切成大塊大塊的烤來吃,有“越大越有味道”的說法。
黑豆豬腳煲。將產自當地山區的黑豆與豬腳、八角、鹽等調料一起放入高壓鍋中煲煮,待豬腳和黑豆酥爛後即成。這道菜中的黑豆綿裡帶沙、柔軟清香,讓人百吃不厭。
大龍洞清水魚。 用大龍洞水庫所產的肥、嫩、鮮、滑的魚,配以姜、蔥、酒、油清蒸而成。味道特別鮮美。
油炸銀魚。大龍洞水庫水質清純且富含礦物質,這裡的魚非常鮮美可口,其中銀魚最為珍貴。油炸銀魚鮮美可口。
酸菜、酸筍、酸辣椒。壯、漢嗜酸,通常家具三酸:酸菜、酸筍、酸辣椒。
魚生。上林縣民眾遇貴客來臨,必以“魚生”相待,視“魚生”為上品佳肴。其做法是將二斤重以上的草魚(或鯉魚等)剔骨去鱗,洗淨,截取其脊肉切成薄片,伴以醋、鹽、蔥、姜、蒜絲及熬熟的香油等,密蓋一會兒即可食用。“魚生”清脆鮮嫩,吃起來別具風味。
此外,還有上林燒臘飯,上林鐵板燒、糯米酒、清蒸黃蜂魚等特色美食。
旅遊信息
交通指南
線路:
1、自駕游。從南寧—王靈高速出口下,約100公里;往賓陽縣新賓大轉盤,再往上林縣方向,二級路約40公里到上林縣城;再往西燕方向約30公里,在西燕街上就可以看到去大龍洞的路牌,柏油路約半小時到達大龍洞風景區。
2、自助游。從南寧坐車到上林縣城,再從縣城坐車到大龍洞風景區。
相關景點
上林縣被人們稱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後花園”。大龍洞風景區是縣境內四大景區之一,其他三大風景區分別是大明山風景區、三里洋渡風景區和不孤村人文景觀。
大明山風景區:大明山已列為廣西三大旅遊名山之一,其大部分旅遊景點在上林境內。山上有獨特的風景地貌,幽景、奧景、險景、水景和意景兼而有之。大明山最高峰龍頭峰海拔1760米,是桂中南第一高峰。大明山是天然動植物園,具有旅遊價值的植被主要是原始林型的溝谷喬木和山頂苔蘚矮林。有壯麗磅薄的山巔雲海,最具特色的是大明山“仙境”(氣象學上稱為峨眉佛光或黃山寶光)。大明山到處流水潺潺,溪流縱橫,飛瀑破壁直瀉,清泉裂地噴涌,“山中一夜雨,到處是飛泉”。海拔1200米處,年平均氣溫18℃,山頂甚至只有14℃,谷底的天然泳池水質清洌冰涼,為理想的避暑勝地。 三里洋渡風景區:三里洋渡風景區素有“小桂林”之稱。山清水秀,奇峰競姿,岩洞各異,鐘乳石千姿百態。清水河岸有全國著名的唐碑《六合堅固大宅頌碑》和《智城碑》等多處文物古蹟。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留足觀賞達50天並寫下一萬多字的遊記。
不孤村人文景觀:不孤村位於上林縣白圩鎮,長久以來以重教崇學聞名內外。村中“不孤書院”遺址可追溯至明朝。 2008年,全村有人口390多人,建國(1949年)以來已有180多人考進大中專院校讀書,被譽為“嶺南狀元村”。該村 自1988年以來連續十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雙文明村,1998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創建小康文明示範村”。多年來,不孤村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無數遊人以及日本、泰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參觀。加上該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人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