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鵬半島是深圳旅遊景點中最具實力的景點,特別是深圳西沖,5公里長的沙灘水質細膩,海水清澈是中國8大最美沙灘之首,而東西沖更是大鵬半島最美的海岸線,是一條短線典型穿越路線。
權威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出版了“選美中國”特輯,不僅將“中國最美的地方”一網打盡,而且進行了“顛覆傳統、推進審美”的排行。在“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的評選中,深圳大鵬半島赫然入圍。最驚奇的是,大鵬半島打進排行榜的“秘密武器”居然是它的“默默無聞”和“臨近鬧市的一塊荒野”。深圳離江門不遠,只有兩個半小時的車程,
於是,帶著一種好奇和探秘的心情,到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及其附近的風景名勝採風一游。
這個有著“深圳最後一塊處女地”之稱的半島有著133.2公里的海岸線,三面環海,多為花崗岩山地,山勢陡峭,山谷幽深,奇峰怪石眾多,大鵬半島沿岸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沙灘,如金沙灣、西涌、東涌、桔釣沙等,這些沙灘沙質鬆軟,屬中細沙,灣內水深較大,這使得大鵬半島的沙灘除能承擔傳統的功能外,還可以衝浪、帆板,為越來越多喜愛甚至嘗試新興運動項目的遊客服務。
基本概況
大鵬半島地質公園距離深圳市區僅50千米,與香港隔海相望,整個半島面積150平方千米,其中保護區面積56.3平方千米。公園內共五個地質遺蹟景區,分別為七娘山景區、楊梅坑景區、大鵬南海岸景區、王母圩景區及大辣甲海島景區。大鵬半鳥國家地質公園鈉地質足跡類型豐富,具有“山海相依、水火共存”的奇特景觀資源。它以古火山足跡及海岸地貌為主,另有古生物化石、褶被、斷層等地質構造。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地貌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國東南沿海晚侏羅紀火山活動深化的永久性文獻。
深圳東部大鵬半島風光秀麗,人文薈萃,是旅遊休閒勝地,更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大鵬半島的大鵬古城是深圳歷史的代表,深圳今稱“鵬城”即源於大鵬古城。因為大鵬古城輝煌的歷史和眾多的物質,2005年大鵬古城確定被定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深圳特區唯一的“國保”級文物單位。
專家點評
金黃的海灘與蔚藍大海融為一體,最適合的海岸沙灘度假勝地。
——夏東興
三面環海的環境,沙灘、湖、岬角的組合特色,這裡還可以衝浪、帆板等水上運動。
——王衍用
最美看點
大鵬半島作為國家地質公園,其最引人注目的亮點有兩個:一是七娘山發現的1.35億年前兩次火山噴發的遺蹟;二是海岸地貌系統完整,人文景觀特色鮮明。用“山海相依、水火共融”概括非常恰當。
七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已規劃成國際瀏覽獰獵區。七娘山三面環海,由七座形態各異的山峰組成,最高峰海拔869米。山上七座山峰錯落有致,山峰頗為險峻雄偉。山上有奇峰、岩洞、山泉、密林和娃娃魚、野葡萄、野鳳梨、酸油箱等動植物。整個山上植被茂密,風景秀美,尤其從山頂俯瞰大亞灣、大鵬灣,海景盡收眼底。若早起登山,觀日出從海面冉冉升起。更是令人心曠神怡。在本地,七娘山美麗的神話傳說也廣為流傳。傳說為天界七個大鵬仙子下凡落腳于海中幻化而成,故名七娘山。實際上,七娘山不是來自天上,而是來自於地殼深處的火山噴發。七娘山第一峰就是一個較典型的火山柱,是由氣孔狀火山噴出物堆積而成的柱狀山峰。景區東南部大燕頂火山口,高程804米,分布有晚期爆發相的火山集塊岩、火山角礫岩。在景區的500~600米高程上自西往東,分別的雞公禿火山錐、老虎坐山火山錐、羊公禿火山柱等。
楊梅坑景區水火交融色彩斑斕楊梅坑地質景觀區位於楊梅坑、鹿咀一帶,以海積地貌和古火山遺蹟為主體景觀,水火共濟是該景觀區的特點。石壩咀地質景觀點,由色彩斑斕的珊瑚魚礁和風格特異的楊梅坑礫灘構成了一幅優美的海岸畫卷。珊瑚魚礁目前是地質公園的唯一水下景觀。在響水坑地質景觀點,可以盡情地欣賞火山彈、石泡、球粒、流紋等絢麗多彩的火山岩岩石結構構造以及由它們組成的多種岩石類型。
大鵬南海岸景區怪岩嶙峋細沙綿延。由穿岩至高山角全長達20千米的大鵬半島南部海岸是該地質景觀區的範圍。豐富多彩、巧奪天工的海蝕地貌是該地質景觀區的主體地質景觀。
在這個景區,有的海蝕崖高達10餘米,陡直如切,崖腳下有成群出現的海蝕洞;高達近30米的幸運拱橋宏偉壯觀,讓你體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力。另一方面,西沖東沖保存完好的沙灘、沙堤、湖障壁海岸地貌和海灘岩,又讓你恍入仙境。
古越遺址絕美海灘王母圩地質景觀區位於地質公園的北部和西部,仍以海岸地貌為主,輔以古生物化石埋藏地及深厚的文化積澱。這個景區值得一提的是鹹頭嶺文化遺址。距今約6000年前,古越族先民群體浮江過海,來到大鵬鹹頭嶺海灘,捕漁打獵,築寮居住。鹹頭嶺文化遺址為研究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和深港地區的歷史淵源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另外,景區內的稱頭角海蝕地貌與其東部的金沙灣海灘還共同組成了一幅優美的海岸地貌畫卷。
大鵬半島除了自然景觀奇特,還有很多的歷史古蹟。大鵬古城,全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該城占地11萬平方米,是深圳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城,深圳今又名“鵬城”即源於此。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偉岸高聳,城內的明清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狹窄蜿蜒、幽長深遠的青石板小巷,寧靜而古樸。城內建築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壯觀。賴家自清嘉慶年間以來,世代行武,三代曾出五位將軍,史稱“三代五將”。鴉片戰爭中,賴恩爵作為林則徐的副將,成功地指揮了著名的中英“九龍海戰”,後升任廣東水師提督,正一品。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皇帝御批建造“振威將軍第”,並親自書寫牌匾及楹聯。如今該將軍第歷經150多年而保存完整,其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數十棟屋宇雕梁畫柱,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此外,古城內還有清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的“將軍第”以及侯王廟、天后宮、趙公祠、參將署等一批古蹟可供參觀。
科學視點
在遙遠的恐龍時代末期,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的俯衝加劇,當時的深圳正好位於大陸板塊邊緣,因此大鵬半島發生了大規模的火山噴發,火山灰遮天蔽日,岩漿遍地橫流,恐龍等大部分動物被迫向北遷移。這些奠定了今天園區內火山地貌的雛形。
七娘山古火山噴發活動主要有兩次,早期噴發強烈,石破天驚,大量的氣體、熔岩碎屑爆炸式總目入雲霄,碎塊在竄鏇轉形成火山彈,細小的物質形成火山灰,散落到周圍地面。晚期的噴發相對較寧靜,熔岩逐漸從孔道中溢出,或上隆成穹窿、或侵出或散流在早期噴發物之上。
自助路線
從深圳市區有班車360、833等到達大鵬鎮,大鵬半島內景點眾多,有幾種路線可供參考。
陸地游線,分風景道游賞線和海岸棧道游賞線。前者車行線可分大鵬人文風景線(大鵬→鹹頭村→大鵬街區→大鵬所城)、大鵬海岸生態風景線(王母→仙人石→沙埔→桔釣→楊梅坑→鹿咀→高排→東沖→新大),步行線可分穿岩→涌口頭→穿鼻岩→大排頭、岩仔岩→馬料河。
海上游線,具體分東沖西線(楊梅坑碼頭→珊瑚礁→高山角→海柴角→馬料河口→李伯坳→高排等)、大辣甲線(楊梅坑碼頭→小辣甲→雙蓬洲→大辣甲島)。
登頂線,主要分楊七線(楊梅坑→響水坑→雞公禿→高嶺→橫頭山→老虎山→第七峰等)、鹿七線(鹿咀→上河東→深山幽蘭→三角山等)、東七線(東山珍珠島→東風嶺→雷公打石→七娘山)、新七線(新大→第二峰→第四峰)。
經典美食
蒜蓉茄子、水晶馬蹄露、水晶宮磨籠蝦、魚柳酥皮海鮮湯、花式白玉卷、章魚小丸子。
最佳季節
深圳屬於亞熱帶氣候,降水豐富,夏季長達6個月,但沒有酷暑天氣;冬天時間很短,且溫度不低,所以深圳有“秋春相連”的說法。游深圳四季皆宜,尤以8~9月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