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小池塘效應

frame referen Marsh

馬什等人提出"大魚小池塘效應(Big-Fish-Little-pond Effect)",即BFLPE效應

大魚小池塘效應來源和內涵

大魚小池塘效應提出的理論基礎有兩個。其一是基於Festinger的社會比較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存在這樣一種動機,即通過與他人的觀點和能力進行比較來評價自己的觀點與能力,比較的結果對他的行為有重要影響。其二為Marsh的內/外參考框架模型(Internal/externalframeofreferencemodel):外部參考框架模型是典型的社會比較過程,學生將某一門課的成績與其他同學在此課上的成績進行比較,或者是與實際成績水平的某種外部標準相比較(如學校等級,班級排名等);內部參考框架模型是學生將自己在某一學科上的成績與自己在另一學科上的成績進行比較,如他的數學成績最高,他的數學自我概念將比其語文自我概念要高。這一模型是對傳統的社會比較理論的拓展。BFLPE效應就是基於外部參考框架模型形成的。Marsh和Hau對此模型在自我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適用性進行的26個國家的跨文化檢驗表明此模型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Marsh這樣描述其BFLPE效應的理論模型:“該模型假設學生將自己的學業能力與同伴的學業能力相比較,並且用這種社會比較印象作為基礎來形成他們自己的學業自我概念。具有相同能力的學生,當他們將自己與更高能力的同學進行比較時,他們就會有較低的學業自我概念,當他們與能力較低的同學進行比較時,他們的學業自我概念就會較高,這時就出現了BFLPE效應”。
Marsh及其他研究者在不同層面上對此效應做了驗證:
Marsh和Chessor等人於1995年進行了一項研究,實驗組為在超常班學習的學業超常學生,對照組為在普通班學習的學業超常學生,這些學生在學業能力、IQ、性別和年齡上均是匹配的,經過一年之後,發現超常班學生在自我概念上有顯著的下降。
Zeidner和Schleyer對以色列國小4~6年級的超常兒童進行研究,路經分析表明普通班比超常班中的超常兒童表現出明顯高的學業自我概念,低的焦慮水平和高的學業成績。
Craven,Marsh和Print於2000年對自我概念的變化情況進行追蹤研究,結果發現,隨著在超常班學習時間的增加,自我概念持續下降。以上這些研究在班級層面上證明了BFLPE效應現象的存在。
為了進一步檢驗BFLPE效應的跨文化普遍性,Marsh和Hau在北美、南美、澳洲、東歐、西歐等地的2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類似的研究。採用統一的SDQII問卷和標準化的學業成績測驗,對相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學校學生的平均能力水平與學生的學業自我概念成負相關,即同樣能力的學生在學校平均能力較高的學校,其學業自我概念將較低,在學校平均能力較低的學校,其學業自我概念將較高。這些研究結果一方面證明了BFLPE效應的跨文化普遍性,另一方面也在學校的層面上證明了BFLPE效應的存在。

大魚小池塘效應套用

Marsh關於大魚小池塘效應的研究指出了超常兒童在超常班中學習的弊端,即在超常班中學習會導致學生學業自我概念的下降,而學業自我概念對學業成績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因此學業自我概念的下降會導致超常學生不能完全發揮其學業上的潛能,由此,Zeidner和Schleyer指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應當權衡舉辦超常班的利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