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造就“666大順節”

“今天是陽曆06-06-06,一輩子就過這一回!祝我所有朋友心順、氣順、事順,一切不如意都留給昨天,祝今後每一天都開心,順順順!”2006年昨天一大早,徐小姐就收到這樣一條簡訊,據發給她的朋友說,她是趕在早上6時6分發出的,因為那么多個“6”撞在一起,實在是百年難遇。而昨天一天,徐小姐一共收到近十條祝賀“666大順節”的簡訊。
那天昨天收到類似祝福簡訊的人不在少數。白領金小姐說,祝賀“666節”的人不光是年輕人,她還收到一位60多歲的退休伯伯的簡訊,可見人們對這個意外的節日還是比較歡迎的。祝賀簡訊中,有的好像是網上下載或轉發的,“批量生產”也帶來“撞衫”事件頻頻;也有的是朋友自己創作的,寥寥數語,致以問候之外還祝願“666大順”,這讓金小姐感覺很溫馨。
年輕人相約樂一樂

據了解,昨天晚上到酒吧、舞廳等娛樂場所慶祝“666大順節”的人有不少。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日本人和韓國人,也許同屬東方國家,都有“六六大順”的說法。而西方昨天這樣的慶祝活動幾乎沒有,因為在西方6表示撒旦,666也是不吉祥的,自然沒有什麼好慶祝的了。
簡訊催生“泛節日文化”
記者採訪中發現,大部分知道有“666大順節”的人,都表示自己是收到簡訊才“豁然”想到的,其中持“樂一樂也蠻好”觀點的人占大多數。
而簡訊“催生”或“渲染”節日的事早已不是第一回了,“泛節日文化”在簡訊所構建的肥沃土壤中發芽成長:元旦、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當然有簡訊助興,聖誕、情人節、母親節等洋節日也被“一網打盡”。此外,還有很多聞所未聞的節日也因為簡訊的傳播而進入人們的視野,如11月11日“光棍節”、主張女性回送男友禮物的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提倡節水的11月19日“廁所節”、希望人們互相關心的11月21日的“世界問候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