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省江城縣整董鎮大青樹自然村
村鎮概況
大青樹自然村隸屬於普洱市整董鎮整董行政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2.00 公里,距離整董鎮2.00公里。國土面積0.71平方公里,海拔885.00米,年平均氣溫19.60 ℃,年降水量1,560.00毫米。有耕地598.00畝,其中 人均耕地3.64畝;有林地436.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5戶,有鄉村人口164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81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8人,參合率90.24%;享受低保41人。在校學生18 人,其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5人。其中農業人口164人,勞動力1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4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387.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水利設施有待改善。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茶產業。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無路燈。全村有35戶通自來水。有35戶通電,有3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戶(分別占總數的10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5輛,機車15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5戶。耕地總面積598.00畝(其中:田249.00畝,地349.00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9.00畝,有效灌溉率為41.64%。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有3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5戶,占農戶總數的100%。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整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整董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2.00公里。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598.00畝(其中:田249.00畝,地349.00畝),人均耕地3.64畝,主要種植茶葉、橡膠等作物;擁有林地43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6畝;水面面積5.00畝,草地30.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6.3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0.64%。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3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30萬元,占總收入的60.64%;畜牧業收入10.30萬元,占總收入的23.7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6頭);漁業收入0.30萬元,占總收入的 0.69%;林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2.88%;第二、三產業收入2.10萬元,占總收入的4.84%。農民人均純收入1,387.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 1.83%),在省內務工3人。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產業。2、雲南省臨翔區章馱鄉大青樹自然村
村情概況
大青樹自然村隸屬於臨滄市臨翔區章馱鄉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20 公里,國土面積2.07平方公里,海拔1,78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341.00畝,其中人均耕地1.40畝;有林地619.4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戶,有鄉村人口256人,其中農業人口252人,勞動力1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2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核桃,主要銷售往本區。2008年茶葉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4萬元,占總收入的10.3%。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0.24萬元,占總收入的54.8%;畜牧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14.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頭,肉牛20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4.1萬元,占總收入的5.4%;第二、三產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16.9%;工資性收入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1.5元,農民收入以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0人。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65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65戶通電,有3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2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4輛,機車10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0 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木土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章馱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章馱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40公里,距離中學0.40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公里。3、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大青樹自然村
大青樹自然村隸屬於臨滄市臨翔區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1.00畝(其中:田196.00畝,地195.00畝),人均耕地1.1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85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45.00畝,其中:茶園面積47畝(其中:可採摘面積30畝)、橡膠面積21畝、核桃面積5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32畝,主要種植紫膠 茶葉等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 畝,當年新種植橡膠21畝,當年新種植核桃300畝);水面面積2.00畝;草地183.00畝;荒山荒地968.00畝,其他面積650.00畝。有鉛礦等資源。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9萬元,占總收入的 44.01%;畜牧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15.3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頭,肉牛1頭);林業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22.55%;第二、三產業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15.43%;工資性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2.65%。農民人均純收入113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人(占勞動力的10.42%),在省內務工13人,到省外務工16人。4、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幸福鎮大青樹自然村
村情概況
大青樹自然村隸屬於雲縣幸福鎮邦信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幸福鎮西邊,距離幫信村委會5 公里,距離幸福鎮政府58公里,國土面積2.1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3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核桃、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334.15畝,其中人均耕地2.37畝;有林地1133.85畝。全村有農戶32戶,有鄉村人口143人,其中農業人口143人,勞動力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6.00元。該自然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糧、茶葉為主。自然資源
全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334.15畝(其中:田111.8畝,地222.35畝),人均耕地2.3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33.8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10.00畝,其中茶園面積20畝(可採摘10畝),核桃面積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0畝,當年新增核桃種植面積80畝;主要種植木瓜、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221畝,其他面積431畝。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5戶通自來水,有17戶飲用井水,有3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0.6%和3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占總數的 25%和15.6%)。該自然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拖拉機1輛,機車1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1.8畝,有效灌溉率為3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7畝。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自然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0萬元,占總收入的40.8%;畜牧業收入18.00萬元,占總收入的3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6頭,肉牛2頭,肉羊66頭);林業收入4.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第二、三產業收入4.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工資性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1976.00元,農民收入以種糧、茶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27%),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2人。特色產業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以茶葉、核桃、木瓜等種植業及養殖業為主,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銷售總收入7.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21%。該村民小組目前正在發展茶葉、核桃、木瓜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核桃、木瓜產業。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26戶,共鄉村人口92人,其中男性51人,女性41人。其中農業人口91人,勞動力4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2人,其他民族 14 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99%;享受低保6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42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8戶,占農戶總數的 86 %。
文化教育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灰窯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幸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42.00公里。目前該自然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 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6人。村務公開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4.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600.00元(人均7.06元),一事一議籌勞8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扶貧資金、公益事業拼盤資金、惠農資金。村務公開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4.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600.00元(人均7.06元),一事一議籌勞8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扶貧資金、公益事業拼盤資金、惠農資金。基層組織
該自然村有黨員總數2人,男黨員2人,團員3人。發展重點
該自然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衛生醫療條件差,農民引水困難,農業產業發展緩慢,文化經濟落實。該自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一、大力發展泡核桃、茶葉等支柱產業。三、逐步改善飲水、就醫難等民眾關心的問題。
四、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五、改善生態建設。
六、大力發展養殖業。
七、提高人均富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