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隴在秦漢之初是古丹陽湖的一角。吳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丹陽都尉修築圩堤造田,此乃大公圩形成之始。後經數百年歷次調整,至1958年區鄉建制撤銷,成立大公圩人民公社,於1983年由公社改制為大隴鄉人民政府,2004年區劃調整,大隴鄉與新豐鄉整建制合併設立大隴鄉。大隴集鎮原名大隴口,由於小圩連成大公圩時,在此收攏成口而得名,後將“攏”改為“隴”,現為大公圩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大公圩水利分局所在地。
自然資源
地處運糧河、姑溪河、石臼湖交匯處和大公圩、南圩、北圩、湖陽圩結合部,地理環境獨特,水陸交通便捷,方圓幾十公里沒有工業污染,魚蝦蟹鱉、精品葡萄、優質糧油、水生蔬菜、土特家禽等農副產品保持原生態。有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個、省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1個,省市級標準果園3個,農家樂5家,其中三星級農家樂1家。
經濟發展
2017年,全鎮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9500萬元,增加值增幅17%,其中戰興產值9658萬元,增長23.3%;財政收入完成31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304萬元,增長23.7%;限上商貿銷售額4361萬元,增長23.6%;外貿進出口總額21萬美元。
基礎設施
集鎮道路、供水供電、郵電通信、有線電視、綠化亮化、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新建了鎮為民服務中心、鎮衛生院、鎮綜合文化站、大隴中心學校新教學樓、大隴中學綜合樓及兩所中心幼稚園,完善了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健身活動場所等配套設施。集鎮商業比較繁榮,建有占地30畝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園、12家購物超市和11家酒店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