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遷徙[人口大遷徙]

大遷徙[人口大遷徙]

《漢書》里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然而,縱觀兩千餘年的歷史,幾乎在各朝各代,中國人都有過規模相當大的遷徙。

基本信息

依戀故土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

對於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來說,遷徙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為了更好地生存。而從大的歷史社會背景來看,人口大遷徙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一是為戰亂、天災所迫;二是因為政治原因及人口膨脹的壓力,政府有組織的移民;三是由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逐。

他鄉作故鄉

中國人口的遷徙,在近代以前,其大方向主要是由北至南。北人一次次南遷,造就了南方文化與經濟的繁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客家人。

戰火中的南遷

客家人 客家人

從秦漢到宋元,幾乎每一次大的社會動盪,都會導致大規模的人口南遷。西漢末年的戰亂,讓中原人口大量南遷至長江流域。到了東漢末年,軍事征服與懷柔政策,使得西北的少數民族內遷,而北方中國人也繼續南遷,中國的經濟重心由此開始南移。

歷史的車輪轉到唐末,安史之亂引發的人口大遷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的格局:長江流域首次取代黃河流域,成為全國人口分布的中心。而到了宋代,忽必烈1273年的大舉南侵,更是將戰火引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南方人被迫向更南的珠江流域尋找安居的樂土。

四海為“客”

客家人的歷史,就是北人南遷史的縮影。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有過6次大規模的南遷,分別是在秦朝、魏晉南北朝、唐末、南宋、明末清初及太平天國時期。

南宋末年,客家人參加了抗元起義,失敗後為逃避追捕,只得上山入林,形成了“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格局。而在19世紀中葉,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大批客家人逃往東南沿海一帶,並進一步遷徙至東南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開始了四海為“客”的生活。

久客戀異鄉

客家 客家

“客家”是漢族民系的稱謂,只是一個文化的概念,而非種族的概念。顧名思義,“客家”是一群異鄉客。客家人以“客家”或“來人”自稱,以區別於本地人,同時表明了他們保存自己族群特性的心態。

與此同時,客家人還是開放的,能夠入鄉隨俗。客家民系以漢人為主體,同時融合了一小部分畲族、瑤族等土著居民的血統。“久在異鄉為異客”的客家人,在多年的漂泊生涯中,也逐漸有了自己的聚居地,如廣東梅州、惠州,以及江西贛州、福建長汀等。

重建天府之國

政府有組織的移民,對中國人口的分布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天府之國”四川的復興,便得益於此。

變臉 變臉

衰落的天府

中國官方的強制性移民,在三國時便已出現。明朝初年,政府的強制性移民,曾使中國的人口分布更為均勻。而在歷代政策性移民中,最有代表性,影響最深遠的,是元末明初以及清代進行的長期移民運動:湖廣填四川。

四川在唐代位居全國經濟文化的最前列。宋朝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23%左右的巴蜀地區,其財賦收入與供應的軍糧卻占了全國的1/3,時人因此有“蜀亡則宋亡”之嘆。然而,南宋末年與元明時期的戰亂,讓巴蜀人民遭遇了歷史上最殘酷的浩劫。據官方統計,1668年成都只剩下7萬人,整個四川省則僅餘60萬人左右。

湖廣填四川

元末,紅巾軍中以湖北人為主體的明玉珍部率十多萬軍隊入川,不少農民也隨之入川,拉開了“湖廣填四川”的序幕。到了明朝,政府也曾有意安排湖廣移民入川。

真正的移民高潮出現於清代。鑒於四川的殘破不堪,康熙皇帝頒布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下令從湘、鄂、贛、粵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這次移民持續了100多年,100多萬人湧入四川。在成都及川西平原各縣,外地移民占總人口的90%以上,而整個四川的移民人數則占總人口的70%左右。

大量移民入川,不僅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還帶來了豐富的生產技術與文化。天府之國由此開始復興,並在經濟文化上更加具有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特點。

三大遷徙

中國人口在清乾隆時期突破了3億,隨著人多地少這一矛盾的尖銳化,以及自然災害、社會動亂的逼迫,大量人口開始向邊遠地區及海外遷移。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由此成為近代三股最大的移民浪潮。

闖關東

闖關東 闖關東

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地區,也稱關外。清軍入關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鎖,嚴禁漢人進入,使得土地肥沃的東北人丁零落,甚至形成大量的無人區。

19世紀,黃河下游災難頻發,成千上萬逃荒的農民為了生存,冒險進入東北,這成為“闖關東”的開始。1860年,沙俄侵入東北,清政府被迫開禁放墾以增強防衛,河北、山東等地的農民大量湧入東北墾荒。到1931年,闖關東的山東人就已達1000多萬。

走西口

走西口 走西口

走西口的主要是河北、陝西、山西人,而山西人所占的比例最高。清代以來,土地貧瘠加上天災不斷,使得成千上萬的晉北貧民與商人背井離鄉。他們或向西遷移,經殺虎口進入蒙古,或向東進發,過大同後經張家口進入蒙古。

走西口直接導致晉文化傳播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得當地單一的遊牧文化變成了農耕並舉的多元文化。

下南洋

下南洋 下南洋

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從漢朝到明清時期,每當新老政權交替之時,不堪戰亂的百姓與沒落的權貴都會紛紛移居海外,東南亞因為易於到達而成為中國移民出國的首選之地。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人下南洋則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當時英荷殖民統治下的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推出了許多優惠政策,比如給移民免費土地、臨時住所、交通工具,甚至免費的食物,許多中國人,尤其是華南各省的老百姓,或拖家帶口,或單身一人,滿懷著希望與夢想來到南洋。

“圍”城

移民 移民

計畫性移民在我國當代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計畫性移民之後的農民進城,則掀起了中國未來的人口遷徙大潮。

移民與“被移民”

1949年以後,中國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都帶有強烈的計畫烙印。國家有組織的計畫性移民,對於邊疆建設、資源開發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三峽工程引發的浩大移民工程,則將中國的計畫性移民推向了一個高峰。

與“被移民”相比,儘管受到限制,但上世紀50至80年代,自發性移民依然活躍。據統計,在1949年之後的短短30年裡,自發性省際移民總數就超過了1000萬人,其中黑龍江因為荒地、森林、煤礦較多,勞動力相對缺乏,吸引了至少500萬移民。

城市包圍農村 城市包圍農村

城市包圍農村

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對城市人口實行了嚴格的控制,不僅農村人口不能自由遷入城鎮,連中小城市的人口也不能自由遷入大城市。改革開放之後,人口管理政策的鬆動,使得中國城市人口從1.73億起步,在短短30年內猛增到5.7億人,其中湧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占了絕大多數,創造了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蹟。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調查研究,中國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規模還在繼續增加,估計平均每年進城的農民在1500萬人左右。城市人口與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無疑將是21世紀中國最引人矚目的現象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