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學院座落於“北方明珠”大連,地處老虎灘旅遊風景區,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介紹
巍峨高聳、蒼翠欲滴的群山環抱著占地1300餘畝、總建築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校園,奔騰不息的自由河縱貫校園中心區,直通大海,將校園天然分成教學辦公區和生活服務區。校園內,秀美的波光疊映著常青的山色,通透的廣場臂挽著如茵的綠地,寬闊的道路旁點綴著寓意深遠的雕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秀麗的人文景觀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可容納數千人同時操練的閱兵廣場、設有標準化塑膠跑道和人工草皮的綜合運動場、功能齊全的文化娛樂中心和氣勢恢宏的教學大樓、設施先進的實驗場館點綴其間,各種風格的傳統建築和清新明快的現代樓宇,將過去和現在、傳統和未來融為一體,在表達深邃歷史感的同時,彰顯出鮮明的時代性,使偌大的校園浸染著高等學府的文化氣息,更透析出現代軍營的特有韻律。
學院誕生於1949年11月22日,是新中國海軍第一所正規的高等軍事院校,時稱“海軍學校”。新中國第一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出任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兼政委,一代名將張學良的胞弟、時任遼寧省政府主席的張學思將軍任副校長兼副政委。自那以後,學院伴隨著共和國和人民海軍的前進的步伐不斷發展壯大。
1952年學校更名為“第一海軍學校”,開始招收高中畢業生入學。1957年更名為“海軍指揮學校”。1986年定名為“海軍大連艦艇學院”。1999年6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原海軍政治學院併入我院,組建政治系,實現了軍政合訓,綜合辦學,使學院的辦學規模和辦學層次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學院從成立之初就開始本科教育,1985年開辦研究生教育,1990年成為全軍指揮院校中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6年被總部確定為全軍研究生培養重點建設院校,2001年又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學院是新中國海軍第一所高等軍事院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發展,形成了正規辦學、從嚴治校、嚴謹治學的鮮明特色和“獻身、嚴格、圖強、求實”的“一海校”精神。
近年來先後被全國、全軍授予“管理教育先進單位”、“全軍政治理論教學先進單位”、“先進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單位”等榮譽稱號。值得驕傲的是,由學員組成的閱兵方隊代表中國海軍軍官參加了自開國大典至今的歷次國慶閱兵,每次都受到中央軍委的通令嘉獎。跨入新世紀的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正勵精圖治,在為建成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的歷史名校而奮勇前進!
學院設有基礎部、政治系、裝備系統與自動化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航海系、艦載武器系、作戰指揮系、軍事海洋系、海測工程系、社會科學部、外訓系、接改裝訓練大隊、研究生管理大隊、學員旅、海上實習中心等15個教學實體,共46個教研室,12個實驗中心,5個研究中心。
擁有20多個高標準多媒體教室,萬元以上的實驗設備萬餘件(套),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圖書館、教育技術中心、網路中心、水面艦艇模擬訓練中心、海上舢板和游泳訓練中心,並設有輕武器射擊場、游泳館、舢板停泊場等多個技能訓練場所。
多年來,學院通過引進、送學、進修等多種途徑,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質好、學術造詣深、教學科研能力強、結構日趨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院有教授、副教授200餘名,碩士、博士生導師130餘名,講師300餘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39名,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的38人次,享受“高新工程”人才特殊津貼的104人次,擔任全國、全軍和海軍各專業學會理事(委員)的40多名。
近年來學院承擔科研課題800餘項,其中1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級獎勵,交流論文5300多篇,其中被核心期刊和軍事重點期刊摘錄1200餘篇,進入國際三大檢索200餘篇,編著出版論文集、學術專著100餘部。
學院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的軍事院校之一。作為我軍對外開放、進行軍事學術交流的重要視窗,學院與世界各國軍隊交往密切,先後接待了70多個國家200多批代表團的參觀訪問,近百名外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並與土耳其、英國等海軍院校建立了校際關係。學院先後派出100餘人次出國講學、參加學術交流、進修和留學。學院上千名教員、學員也相繼隨“鄭和”號、“世昌”號遠洋航海訓練艦出訪美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紐西蘭、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如果您有志成為大連艦艇學院的一員,也將有機會代表新世紀的中國海軍駕艦遨遊三大洋,出訪五大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海軍作為國際性軍種,對指揮員外交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培養學員在這方面的特長,每次開展對外交流或接待外賓來訪,學院總要把學員推到前台,讓大家直接與外軍官兵接觸對話,以此積累外事活動經驗,培養提高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