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第23中學

大連市第23中學

大連市第二十三中學創建於1936年,是遼寧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99年由大連市政府投資,於2000年8月投入使用的新校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華東路西側。它是大連市第一個融教學樓、實驗樓、體育場館、學生宿舍、食堂為一體的全封閉的寄宿制高級中學。

基礎設施

大連第二十三中學新校占地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有40個教室,200個座位的階梯教室、報告廳各1個;理、化、生實驗室各3個,美術、音樂、科技活動室各3個,學生機房6個,閱覽廳4個;擬建和改建的3個體育館,4個露天籃(排)球場,占地1.4萬平方米的田徑塑膠場;一座同時容納1400餘人就餐的餐廳,容納1600人住宿的男女生宿舍;有一個全校監控中心,設有600個信息結點,所有學生教室設有閉路電視和信息網路。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先後與日本、美國、瑞士等國的部分中學進行合作交流,近兩年來,又有部分教師到美國等國進行交流和留學,並聘請外籍教師到校任教和講學。學校領導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立足高起點,瞄準高目標,達到高標準,帶領全校師生勵精圖治,努力奮鬥,把學校建成市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和聲譽的視窗學校,爭創大連市示範性高中。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學生1900餘人,36個教學班,教師142人特級教師和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共28人,高級教師76人,50餘名教師被國家、省、市授予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稱號。2000年學校從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名校招聘優秀畢業生,這些教師迅速成長。幾年來,青年教師在東三省、遼寧省、大連市多種教學大賽中全部獲一等獎。學校的教師年齡結構合理,資源充盈,後勁十足。同時學校與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名校建立友好校。先後有十幾名教師和多名學生到英美等國和香港地區交流和學習。學校聘請外籍教師到校任教和講學。

學校學生在初升高招生中由於錄取人數多,地理位置偏等因素影響,導致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成績偏低,招生自費生和擴招生偏多的情況下,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幾年來,有40餘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62%的同學考入一本,升學率近100%,許多自費學生都考入了名牌大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教學質量

大連第二十三中學按照“三個面向”的要求,全面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重視科技、人文和藝術教育、構建有本校特色的現貨化課程體系、啟迪學生的智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幸福生活、愉快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以堅實的步伐邁入全面示範性高中行列!
該校經過幾代領導和教師的努力奮鬥,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持續穩步的發展,它的辦學歷史、辦學傳統、發展績效贏得教委和社會的好評,特別是低進高出的教學成績和純樸優良校風得到社會的贊同。學校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開設了閱覽課,極大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閱讀能力及蒐集信息的能力和寫作能力。該校學生在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屢屢獲獎。田然同學出版了作品《志願門》,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積極開展多學科競賽。學校堅持對尖子生進行競賽輔導,拓展其思維,形成能力。每學期都要進行一次學科競賽活動,形成了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學校有體育特長生和藝術特長生。美術特長生具有專業美術教師輔導。在2006年高考藝術類加試考試中,該校藝術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體育競賽中,該校運動隊成績優異,多名同學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創新發展

學校注重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先後承擔十餘個國家級課題。教師的科研能力強,尤其是新高一遼寧省要全面進入新課程改革,學校教師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深刻領會課改精神,為新高一教學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對高考“3+小綜合”模式設定,理科綜合組和文科綜合組針對高考進行深入研究,取得豐碩的成果。

學科優秀學生實行導師制,同時為學生開闢走廊進行教師答疑,為學生學習過程中掃清障礙。師不定班,生不定師,隨問隨答,開闢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綠色通道。

學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弘揚學生的個性,著力於學生的良好的素質的培養,提出了“為學生一生奠基,對民族的未來負責”的辦學理念。學校全體師生正積極努力,為把二十三中學辦成一所國內一流、現代化、示範性、開放式的寄宿制高中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