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防震減災工作方針,擬定本地區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組織起草有關地方法規、規章,並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
2、擬定本地區防震減災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年度工作計畫並組織 專項資金的使用。
3、負責全市地震監測台網和地震監測預報的管理工作,提出本地區防震減災工作意見和地震趨勢預報意見;負責震情速報和地震災情速報;負責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參與制定地震災區重建規劃。
4、負責本地區的地震災害預測工作和重要城鎮、經濟開發區以及重大工程建設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負責本地區地震安全性評價任務登記工作。
5、管理以地震參數和烈度表述的抗震設防工作;審核本市重點工程項目場地的抗震設防標準。
6、負責組織本地區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研究與科技成果的推廣套用;指導與防震減災事業有關的學會、協會工作。
7、負責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全社會的減災意識。
8、管理地震業餘測報組織和巨觀信息網路,組織開展群測群防工作。指導區、市、縣地震局(台)的業務工作。
發展歷史
•1906年9月第六臨時觀測所易名為“關東都督府觀測所”
•1906年12月25日遷址寺兒溝
•1913年1月1日增設 維歇爾式地震儀(SW)
•1918年1月1日“關東都督府觀測所”由寺兒溝遷址南山(現大連氣象台主樓一樓內)
•1919年改名為“關東廳觀測所”,至 1945年9月9日停止觀測。
•1954年5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著手恢復地震觀測,建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連地震台》,在旅大氣象台內(現大連氣象台)安裝 了大、小51式地震儀
•1955年8月14日正式投入觀測
•1966年12月10日基爾諾斯式(SK)地震儀正式投入運行。
•1970年5月12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連地震台”劃歸遼寧省地震辦公室管理,並更名為“旅大地震台”
•1971年4月遷址到大連市甘井子區灣家村
•1981年改為“大連地震台”
•1982年7月1日由灣家村遷至現台址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