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商業街
大通街是廣東省湛江的最古老的商業街之一,它與湛江最古老的街道古老渡街相接,是見證湛江赤坎區古商埠滄桑的珍貴“化石”。
湛江歷史簡況:歷史悠久的湛江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國家統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占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外挑的老虎窗
大通街上古老的民房
據考證, 赤坎(今為湛江市赤坎區)在宋代已具小商埠雛形,到了清朝,隨著“海禁”解除,海上貿易的繁榮而發展。過去,古老渡和大通街以東地域,是一片海灘,來往貨船通過鴨乸港乘潮進出商埠。
發展
古屋內狹窄的木梯,只能供一人上下落
古老渡和大通街沿線,設有多個碼頭,獨特的優越地理環境,大通街成了進出口貨物集散地,閩浙、潮瓊、廣府的茶葉、菜種、陶瓷、絲綢、草紙等土產及洋貨;高雷地區的紅糖、花生、芝麻、黃麻、草蓆、生油等農副產品及生貨,在此上落。
因此眼光獨到的商人就地建鋪,開設商號。貨棧林立,櫛次鱗比,逐漸形成了繁華的商貿一條街。人們取對聯“生意興隆通四海”之意,起名“大通街”。這條長不到200米,寬僅2米多的老街,至今仍可看到舊時青石鋪砌的路面,清未民初的商鋪建築,梯級踏跺式的渡頭遺址更是隨處可見。管中窺豹,足見當年海路貿易和商業的旺盛。
陽光透過瓦礫照在牆角上,老街平實生活方式
過去,大通街的商業以批發為主,兼有零售,雜貨檔、百貨布匹店、中成藥鋪、蘇杭莊比比皆是,商品遠銷廣西、湖南等地。著名的有“祥勝隆”,經營花紗、布料、百貨、文具等,品種繁多,大有今天百貨公司的陣勢;“福隆號”和“大昌號”以京果、海味、土產、副食品、油鹽醬醋為主;“保太和”、“僅發行”則專營生熟藥材,膏丹丸散及高麗參、珍珠、牛黃、麝香等貴重藥材和緊俏藥品。四鄰的縣城、鄉鎮小商販都會到大通街進貨,回後分拆銷售。
屋檐下保存完好的古香古色的雕花
法國侵占廣州灣(今湛江)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新街道不斷湧現,南華廣場、中山路一帶大型建築拔地而起,市政重心移到這一帶,但大通街仍扮演商貿中心的角色,商客絡繹不絕,行人熙攘,熱鬧非凡,當年曾有到廣州灣非到大通街不可之說。
大通街也曾有過革命的光環。清未,孫中山的胞兄孫眉,秘密潛入廣州灣進行 反清革命,住在大通街商人楊益三的“榮興號”商鋪,籌建同盟會廣州灣機關,籌集經費支援反清武裝起義。
大革命和抗戰時期,中共地下黨在大通街建立地下聯絡點,大通街旁陳其輝的舊宅,1937年—1940年是中共南路特委地下交通站。當時,陳信材、彭中英、周楠、支仁生等同志,來往大通街進行秘密革命活動。
建國後,商業中心逐步轉移,古老的大通街成了居民住宅區,這裡住的大多數都是從前的老街坊,保持著純樸的民風。老一輩人談起昔日的 大通街,便會如數家珍,滔滔不絕細說舊事,流露出一種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