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葉片堅紙質或略厚,橢圓狀或長圓狀披針形,稀倒披針形,頂端長急
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長10-17厘米,寬1.5-3.5厘米,近全緣或具邊緣反卷的疏突尖鋸齒,齒邊具邊緣腺點,兩面無毛。復傘房狀傘形花序,無毛,著生於頂端下彎的側生特殊花枝尾瑞;花瓣白色或帶紫色,長6-7毫米,卵形,項瑞急尖,具腺點,裡面近基部具乳頭狀突起。果球形,直徑約9毫米,深紅色,腺點不明顯。
樹高20~90cm,根肥壯,葉革質,長6~10cm,寬2~5cm,葉緣反卷;夏季開花結果,花排成傘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果穗下垂,果實球形,直徑約為8mm,未成熟時果為淡綠色,成熟時呈現鮮紅色。該樹常年掛果,其花、葉、果都具觀賞價值。
分布環境
產于海拔430-1500米的山谷、山坡林下及陰濕的地方。分布於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硃砂根分布於陝西秦嶺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常生長於山谷林蔭下,非常適合盆栽。
主要價值
硃砂根全株可入藥,味微甘辛性平,有活血化瘀,消腫解毒、祛痰止咳、清熱降火等功效,對跌打損傷、關節風濕痛、咳嗽咳血、無名腫毒、扁桃體炎、白帶、痛經等疾病均有療效。
藥用
性味歸經:辛、苦,平。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12克,水煎服,外用:搗敷。
動植物資源分布:主要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廣東。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