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國

大秦國

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隨著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的開通,加速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當時的中國認為羅馬帝國就像中國一樣擁有高度文明,而羅馬正位於貿易路線上的終點,因此把它命名為“大秦”。

基本信息

概述

《佛學大詞典》
位於亞洲西端、地中海東岸之古國。相當於古羅馬帝國及小亞細亞一帶。又稱海西國、犁鞬國。自古即與我國有交通往來,當時有‘世界極西’之稱。其地所產之金銀奇寶,如火浣布等皆是聞名珍品。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傳(大五○·三三一上):‘龜茲王為造金師子座,大秦錦褥鋪之。’

據舊唐書列傳第一四八、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波剌斯國條、釋迦方誌卷下波剌斯國條等所載,大秦又稱拂菻,即東羅馬帝國,位於波斯之西北。東羅馬帝國於君士坦丁堡建都後逐漸強盛,兼併小亞細亞及敘利亞等地,並與東方諸國交通往來,我國隋唐時稱其為拂菻。另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之記載,則大秦乃指敘利亞。唐初,基督教中之一派景教傳入我國,而稱大秦景教,並建有大秦寺。

此外,大秦之名,屢見於佛典中,如那先比丘經卷下(大三二·七○二上):‘王言:“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巴Alasanda)。”’又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一二○章(大四九·一一中):‘將有三惡王,大秦在於前,撥羅在於後,安息在中央。’另如菩薩善戒經卷二菩薩地不可思議品、巴利文大史(巴Maha^vam!saxxix)等所載,‘大秦’一詞,均指古代安息國東北方之叟那(巴Yona),亦即大夏。宋代之後,則‘大秦’一稱,又每與波斯混同。至近代,以白鳥庫吉等為代表之日本學者則主張,大秦系指昔時隸屬於羅馬之埃及。[佛祖統紀卷三十二、卷三十九注、大宋僧史略卷下、後漢書卷七十八大秦國條、唐會要卷四十九、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六十]

【大秦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位於亞洲西端、地中海東岸的古國。相當於羅馬帝國及小亞細亞一帶。另有海西、、拂菻等異稱。自古即與中國有交通往來,當時被認為是世界極西之國。《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載,大秦國一名,因在海之西,又稱海西國,方數千里,有四百餘城,數十小國隸屬之,國中金銀奇寶頗多,出產織物、香等,與安息、天竺皆有貿易往來,國民富饒;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獻象牙、犀角、玳瑁等。《三國志》卷三十注所引《魏略西戎傳》,亦詳述從安息到該國的路徑及該國情形。

位置

後漢書
以下為《後漢書·西域傳》有關大秦的記載:“大秦國一名廣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
佛教
關於該國的位置,有多種說法︰
(1)希爾特(Hirth)以之為當時隸屬羅馬帝國的敘利亞,而且‘廣鞬’是rekem的音譯,即指希臘人所謂的Petra城。

(2)日本學者白鳥庫吉認為是當時羅馬帝國所占有的埃及,廣鞬應是其都城Alexandria的略譯。

(3)日本學者藤田豐八則說大秦和廣鞬是不同國家,‘大秦’為古代波斯語das/ina(左方或西方之義)的音譯,即安息人稱其西方羅馬領地的名稱,而‘廣鞬’是ragha或rhaga□□的音譯,是位於米底亞(Media)地區,信奉祅教的國家。

(4)國內學界普遍認為大秦即指羅馬帝國。

有關漢魏時代的大秦國,有如上諸說,但今日日本學者多從‘埃及說’。

‘大秦’之名,常出現於佛典之中,但多半指原屬希臘治下的大夏(Bactria)。如《那先比丘經》卷下雲(大正32·702a)︰‘王言︰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百二十章》雲(大正49·11b)︰‘將有三惡王,大秦在於前,撥羅在於後,安息在中央。’巴利《大史》記載,臾那(Yona)人摩訶曇無勒棄多(Mahadham-marakkhita)與三萬比丘從臾那城阿拉賞達(Alasanda)來;《菩薩善戒經》卷二〈菩薩地不可思議品〉謂,栗特、月支、大秦、安息等之聲是細聲。此等所載之大秦,皆指古代安息國東北方的臾那,即大夏。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載(大正54·1289b)︰‘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無寇盜,人有樂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闊,文物昌明。
依此記載,大秦或指敘利亞,即文中的珊瑚之海相當於紅海,眾寶之山相當於托魯斯(Taurus)山,花林相當於羅馬,弱水相當於幼發拉底(Euphrates)河。

《通典》卷一九三大秦國條注,引杜環《經行記》說,拂菻國擁有苫國之西,隔山數千里,亦稱大秦。西枕西海,南枕南海,北接可薩、突厥。《舊唐書》卷一九八謂,拂菻國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東南接波斯。另外,《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波剌斯國條、《釋迦方誌》卷下波剌斯國條等所載,亦以拂菻為大秦的另一稱呼,位於波斯國的西北。而關於拂菻的位置,希爾特及藤田豐八認為是敘利亞,白鳥庫吉主張拂菻一語為rutrum的音譯,是從土耳其人稱羅馬為urum而轉來的,亦即廣指東羅馬帝國。

要言之,大秦國之稱未必指某一特定的地域。似乎依時代的不同而指埃及、大夏或敘利亞等地。宋代以後,則與波斯常相混同,如《佛祖統紀》卷三十九註記載,波斯國在西海,即大秦國。

《大寶積經》卷十;《大莊嚴論經》卷十五;《大般涅盤經》卷十九;《漢書》〈列傳〉卷三十一〈張鶱傳〉;《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舊五代史》卷十四;《梁書》〈列傳〉第四;《釋迦方誌》卷上;《唐會要》卷四十九;《大宋僧史略》卷下;《佛祖統紀》卷三十二。

風貌

《後漢書·西域傳》亦記載了當時羅馬的政治、風貌及特產:
“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縷繡,織成金縷罽、雜色綾。作黃金塗、火浣布”。

大秦國史

《魏略》是一部失傳了的私撰歷史,作者魚豢對於東漢、曹魏時期的各種史實,能兼收並蓄,因此有人責怪他“巨細畢載,蕪累甚多”。例如,它既說橫渡西海“遇風利二月到,風遲或一歲,無風或三歲”;又說“從安谷城陸道直北行之海北,復直西行之海西,復直南行經之烏(丹)遲散城……凡當渡大海六日乃到其國”。後世的人們自然要問:這兩種大相逕庭的說法,究竟哪一種是“蕪累”呢?
事實上,通過對安息、條支在裏海以東的認識,有人認為“西海”即是裏海,而這個“六日乃到”的說法,又與“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所說裏海“最寬處要走八日”,不謀而合。循了“陸道直北行之海北,復直西行之海西,復直南行”的方向,他們提出了大秦、海西是在裏海西岸的觀點。

然而,5世紀成書的《後漢書》卻只記錄了“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入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的故事。有人認為,甘英到了條支附近,即“思土戀慕”想回家了,於是編造了一些說法來矇騙上司,而《後漢書》拿官吏的謊言當真。

此外,《後漢書》也有五六百字關於大秦國的記載,如:“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人俗力田作,多種樹蠶桑……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郡)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漢書》……又雲‘從安息陸道繞海北行出海西至大秦……’又言‘有飛橋數百里可度海北諸國’”云云。此中除“大秦王安敦”是它的新說,其餘多是《漢書》、《魏略》的節略。

有人根據“大秦即羅馬”的立論,認為“大秦王安敦”是“羅馬皇帝安東尼烏斯”(MarcusAureliusAntoninus,161—180年在位)。而反對這種說法的人提出他們無法解釋“人民……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反對這種說法的人還提出,元朝就有人名“安童”者,它是蒙古語“金”字Altan(“阿勒坦”)的轉音,“安敦”也可為大秦王是蒙古人種的證據。 《魏略》的可貴之處是,它錄下了許多商旅的見識,大秦國的物產被詳盡地記載了下來。於今看來,大秦盛產的“毾氈”,就是舉世聞名的“波斯地毯”。而南高加索地區事蠶桑,也是古代東亞民族遷徙到那裡去了的證據。

十五世紀,西班牙使者克拉維約在去撒馬爾罕的途中,過大不里士和贊章(Zanjan)後,抵達贊章東南三十公里處的蘇丹尼葉(Soltaniyeh)城,目睹了物產的豐富和商事的繁盛。在《克拉維約東使記》中,他說:“裏海南岸之吉蘭省所出產之絲,亦先運來本城,再經商販,運往大馬士革、敘利亞境、及其他各大城市,如土耳其,迦法等處。至於舍里旺(Shirvan,按外亞塞拜然庫拉河流域)之沙瑪黑(Shmakhy)所產之絲,亦運來此城。沙瑪黑之絲產量甚巨;除伊朗商人為之銷售外,即熱那亞、威尼斯商人,亦赴該處採購”。

克拉維約又說:“失剌思(Shiraz,今譯設拉子)及其附近所產之各種布、帛、絲、綢緞帶、紈綺等貨,皆送來蘇丹尼葉城推銷。呼羅珊境內之葉森(Yesen)及塞洛拜(Serb)城一帶,所產布匹,亦在市場上出 售。……自忽魯謨思(Hormoz)運來蘇丹尼葉之商貨,為珍珠、寶石等。珠寶商,又自海路採購大蚌珍珠之類。大蚌軀殼甚大,所剖出之珍珠,顏色純白,經送來蘇丹尼葉及大不里士城,由工匠將其鑲成戒指、耳墜等裝飾品。”還說:“自蘇丹尼葉至裏海(按,即吉蘭省沿岸),計六日程。裏海附近,亦產寶石。”將克拉維約的這些說法和《魏略》的記載比較,即可發現漢代商賈們所言不虛了。 中國發現《大秦景教碑》的訊息,被來華的西方傳教士報告羅馬教廷,引起了歐洲學界研究中國古籍地名“大秦”的學術興奮。然而,可能是出於宗教熱情的誤導,“大秦即波斯”的真相沒有得到弘揚,“大秦即羅馬”的觀點反倒流行一時。直到一八八五年,德國學者夏德(Hirth)發表名著《大秦國全錄》,以為以甘英所說“西海”的遼闊,就不可能是裏海和地中海,而必是印度洋之波斯灣;故爾大秦應在敘利亞一帶。

二十世紀初,日本學者白鳥庫吉認為西海泛指波斯灣及紅海,大秦應為紅海之西的埃及;而埃及城名亞歷山大(Alexandria),略去a和s等音,即成Lekan,應即是《後漢書》之“犁鞬”,或是《大宛列傳》之“黎軒”,紀元初埃及、敘利亞都是羅馬的領地。法國學者伯希和(Pelliot)支持白鳥氏。白鳥和伯希和是二十世紀世界漢學執牛耳者,他們以“黎軒即亞歷山大”的立論,幫助了“大秦即羅馬”之說的流傳。

伯希和說“余敢斷言犁鞬之必為亞歷山大”,其根據是漢譯佛經《那先比丘經》有“王言,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之句,伯氏說此經巴利文本說該王出生在“Alassanda州的Kalasi村”;他認為“阿荔散”是Alassanda的音譯,也是“亞歷山大”的音轉,因此大秦必指埃及。其實,“阿荔散”(Orasan或Alassan)是波斯東部地名“呼羅珊”(Khorasan)的變譯,呼羅珊與阿富汗古代盛行佛教,而埃及則與之無緣。阿荔散既為呼羅珊,大秦就更是中國人泛稱的波斯無疑了。

說來,辯證大秦國,還不如將《魏略》的相關文字作一番疏通。而我們只須識得“西海”是裏海,“海西”是巴庫,“大秦都”是大不里士,並將“飛橋”釋為半島,“積石”解作無草木之石山,再易若干“之”字為“至”,修正個別方向道里,配以山川地輿的圖片,則通篇似身臨其境的遊記。古代中國人冒險遠行,波斯近東皆在足下的輝煌,亦都可及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