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從生物學的分類上講,廣義的鮪魚是指魚類中的鯖科、箭魚科和旗魚科總計約30種魚類。
品種
從鮪魚的品種看,生魚片質量由高至低分別為藍鰭鮪魚、馬蘇鮪魚、大眼鮪魚和黃鰭鮪魚。藍鰭鮪魚和馬蘇鮪魚產量較低,價格非常高,大眼鮪魚與藍鰭鮪魚相似,胸鰭較大,眼較大。常見的鮪魚魚片是大眼鮪魚和黃鰭鮪魚製成的。
體形特徵
公認的鮪魚共有13種,最常見的有7種,小種鮪魚重不到9千克,而大種鮪魚則可重達45千克以上。所有鮪魚的體形都呈流線型,耐水壓,尾部呈叉狀,分得很開。 體紡錘形,肥滿大眼鮪魚是一個非常大的種,粗壯,體前中部為亞圓筒狀。尾柄短,兩側各有1大隆起嵴,尾基上下方另有2個小隆起嵴。頭部圓大。吻短。眼大。口中等大,上頜骨平直,上下頜有小型錐齒一列,上頜齒約39個,下頜齒小,約45個。前鰓蓋骨具柵形褶。鰓蓋骨後緣圓滑。體被櫛鱗,胸甲鱗片顯著大。體最高處在第一背鰭基底中央附近。下側與腹面呈微白色; 沿著側邊有一條藍色虹彩的條紋。第一背鰭是深黃色, 第二個背鰭與臀鰭是淡黃色的,小鰭是鮮黃色並帶有黑邊邊緣。(引自Fish base網站,2014-09-18)大眼鮪魚為大洋性洄游魚類,一般生活在0-50米的海水中,最大深度可達250米,溫度範圍為:13℃-29℃,體長一般為1.5~2.0米,最長可達2.5米,體重100千克左右,最高可達210千克,最大年齡11年,在漁獲產量中一般以16~35千克的個體占優勢。
分布範圍
大眼鮪魚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屬於高度遷移種群,地中海中沒有分布,我國東海、南海和台灣沿海均有分布.。其適溫範圍為13~29°C。
在水溫21~22°C 時集成大群。在印度洋,分布在南赤道海流及其以北水域,非洲東岸和馬達加斯加島,常見於印度-澳大利亞群島海域。印度洋的東部海區6~9月為盛漁期 。
主漁場在赤道的北緯35度間海域,是捕撈量最多的鮪魚種類。
生活習性
大眼鮪魚棲息水深較深,可達200―300米,性成熟的個體棲息於表層。主要以深海性魚類為食,小魚、魷魚和大型甲殼類為主。最大游速可達100公里/小時。
一般出現在水溫範圍從 13 °C -29 °C的區域, 但是最適宜的溫度在 17個°C與22個° C之間。出現位置的變化與水錶層和躍溫層中的季節和氣候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稚魚與小的成魚以單一種或者混和著其他的鮪魚的形式群集在表層水域,可能伴隨著漂浮的目標。 成魚停留在較深的水域中。大眼鮪魚的卵與仔魚是大洋性的。大眼鮪魚在白天和夜晚捕食各式各樣的魚,頭足類動物與甲殼動物。肉在日本被高度地珍視而且加工成生魚片。 市場上銷售主要是罐頭或者凍結加工,但也出售鮮魚。
生長繁殖
大眼鮪魚於3齡、體長0.9~1米時性成熟。產卵場在赤道水域。在印度洋,魚群沿赤道在東西方向上成密集的帶狀分布,幾乎都是產卵群體。許多已成熟的雌魚每1或2天產卵一次,一直持續幾個月時間。它們會在滿月時期產卵,產卵時一年四季都在熱帶水域中。
銷售市場
世界鮪魚捕撈量較大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日本、中國台灣、西班牙,韓國。 日本的鮪魚捕撈量約占16%,居世界首位,然後依次是中國台灣(占12%),西班牙(占7.2%),韓國(占5.7%),美國(4.6%),法國(4.1%),這六個國家和地區的鮪魚產量占鮪魚總產量的50%,此外,墨西哥、菲律賓、印尼、泰國、塞席爾等國家的鮪魚捕撈量也較大。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鮪魚產量占其漁業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日本、南韓的鮪魚產量占其整個遠洋產量的30-40%。
日本、歐洲和美國是世界鮪魚產品消費的三個主要市場,。日本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鮪魚捕撈國家,也是最大的鮪魚消費國,約占整個世界鮪魚消費總量的30%左右,每年要從韓國、泰國和台灣等地進口35萬噸左右。主要以生鮮、冷凍、乾制及調味方式消費。歐洲和美國是另外二個鮪魚的主要消費市場,與日本不同的是他們以鮪魚罐頭消費為主,品種包括水漬黃鰭鮪魚罐頭、色拉鮪魚罐頭、油漬鮪魚罐頭,2000年時,全球鮪魚罐頭消費量已經達到約1.7億箱,其中法國、義大利、美國,西班牙和德國等歐盟國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鮪魚罐頭消費市場,除了本國生產外,主要從非洲的象牙海岸,亞洲的泰國和土耳其等國進口,而美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鮪魚進口國和鮪魚罐頭生產國,其最主要的供應國為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原來以出口貿易為主,但近幾年來,國內的消費市場也正在不斷發展,上海、廣州等地已形成一定的消費規模。
營養價值
大腹
( OTORO )
取自魚體前中腹部,含豐富的DHA,肉質鮮滑柔嫩,入口即化,為數量極稀有的生魚片最高級珍品,價格極高。
中腹
( CHUTORO )
取自魚體中腹及尾部,含有適量的DHA,屬中上等級。
刺身
( AKAMI )
取自魚背或不含油脂的整隻鮪魚,肉質鮮紅,含EPA,可分解體內有害的膽固醇,具含豐富的鐵質,為豬肉的四倍,牛肉的兩倍、蔬菜的七倍。想要減肥或保持苗條的人士,可安心食用。
編號: | 8214 |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鱸形目 |
中文科名: | 鮪魚科 |
拉丁科名: | Thunnidae |
中文亞科: | 鮪魚亞科 |
拉丁亞科: | Thunninae |
中文屬名: | 鮪魚屬 |
拉丁屬名: | Thunnus |
拉丁種名: | obesus |
定名人: | Lowe |
年代: | 1839 |
中文名: | 大眼鮪魚 |
原始文獻: | Proc. Zool. Soc. London:78 |
俗名: | 大目甘 |
生境: | 各大洋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通常棲息於水的中上層 |
國內分布: | 南海諸島, 台灣 |
國外分布: | 大西洋的北赤道海流區, 南赤道海流區和巴西洋流區, 印度洋的南赤道海流區及其以北, 非洲東岸及馬達加斯加沿岸至印度-澳大利亞, 太平洋西部 |
資料來源: |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