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村

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境內,2004年3月5日,代號為“海嘯行動”的聯合打假行動一舉搗毀了大澳村所有捲菸制假窩點,“釘子村”逐步恢復了正常秩序。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澳村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境內。曾幾何時,這個粵東漁村因為捲菸制假、暴力抗法而“聲名遠揚”,村里一度有1/3的居民參與制假,成了無人敢惹、無人敢管的“釘子村”。
然而,這種局面在2004年開始轉變。2004年3月5日,代號為“海嘯行動”的聯合打假行動一舉搗毀了大澳村所有捲菸制假窩點,“釘子村”逐步恢復了正常秩序。
5年之後,大澳村的情況如何?
2009年8月27日,記者從廣東省饒平縣縣城出發,前往大澳村。一路行來,全是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記者算了一下,從縣城到大澳村,所用時間不過15分鐘。
大澳村依山傍海,風景秀美。鱗次櫛比的樓房,讓這裡看起來更像一個城鎮。村里商鋪林立,路上人來人往,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
如今的大澳村,已經重新走上了正軌。從捲菸制假到勤勞致富,從目無法紀到文明守法,饒平縣政法委書記黃涌群將大澳村這些年發生的變化稱為“大澳現象”。
大澳村的變化也集中體現了廣東省菸草專賣局在打假工作中堅持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成果。這是他們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行動,是他們向社會、國家交出的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海嘯行動:“避風港”不復存在

2004年“海嘯行動”之前,大澳村是捲菸制假分子的“避風港”。不法分子燒毀緝私艇、砸壞執法車、毆打執法人員的現象時有發生。捲菸打假在這裡“舉步維艱”。
“過去,我們每次到大澳村打假,至少要調動三四百人一起行動。快速進村、閃電撤出,否則執法人員的安全就難以保障。”潮州市菸草專賣局局長陳業芝為記者講述了那時在大澳村打假的艱難。
當時,由於缺乏有效的打擊,在大澳村,不僅捲菸制假活動越發猖獗,其他違法犯罪活動也開始蔓延,大澳村逐漸“百病纏身”。
村民告訴記者,大澳村也有過輝煌的歷史,多年前曾榮獲過省、市、縣政府授予的“模範村”、“樣板村”等稱號,是粵東地區的一面“紅旗”。
“上世紀90年代,由於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益誘惑,部分村民開始走上捲菸制假道路。”大澳村黨支部書記鄭臣如說,“其實大多數村民也是受害者,他們對制假行為是深惡痛絕的。”
少數人參與捲菸制假,而多數人卻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10餘年間,捲菸制假活動屢禁不止,大量劣質原料、化工產品的使用,使大澳村附近海域污染嚴重,水產品養殖一度被迫停止。由於地下水源受到污染,村民們不得不花錢買水吃……
面對大澳村日益猖獗的捲菸制假活動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廣東省局痛下決心,一定要剷除這個制假“毒瘤”。同時他們也深知,要剷除“毒瘤”,僅靠菸草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政府部門來主導,爭取各職能部門的配合。
2004年初,廣東省局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聯合潮州、饒平地方政府部門,決定在大澳村開展一次聯合打假行動。此次行動即為“海嘯行動”。
2004年3月5日,來自廣東省的2000餘名公安、武警及菸草專賣稽查人員,分三組直撲大澳村的各個制假窩點。兩天之內,端掉捲菸制假窩點12個、煙標印刷窩點32個,查獲制假煙機24台、印刷機75台及大批假冒捲菸和制假原輔材料,案值5600萬元。
在政府的主導下,當地執法部門10餘年來第一次“理直氣壯”地進村執法。正是這次“海嘯行動”,結束了大澳村持續多年的混亂狀態。

綜合治理:“釘子村”摘去帽子

大規模的制假活動已經成為過去,但“大澳問題”的解決還只是一個開始。
正如廣東省局局長向晉成所言:“‘大澳問題’不僅僅是捲菸制假問題,還牽扯到許多社會管理問題。捲菸打假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只有綜合治理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的確,對於“百病纏身”的大澳村,其諸多問題單靠一個部門或基層組織的力量,恐怕很難解決。而“海嘯行動”為大澳村的綜合治理帶來了契機。
“海嘯行動”結束後,饒平縣委、縣政府提出“建立大澳新秩序,重樹大澳新形象”的工作目標。以打擊捲菸制假活動為主的綜合治理行動,在大澳村迅速開展起來。
2004年3月8日,饒平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全縣捲菸打假動員大會,並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工作組,進駐大澳村,專門協助、指導、督促打假。
工作組進村後,立即召開全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宣傳黨的政策和菸草專賣法律法規,並對為捲菸制假活動和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充當“保護傘”的村幹部從嚴處理。
饒平縣委、縣政府還建立起聯合打假長效機制:公安機關成立打假機動中隊,專門執行打假任務;交警部門對主要路口進行巡查,堵住制假物資的通道;菸草部門派出專賣稽查人員常駐大澳村,及時掌握制假動態……
與此同時,大澳村村民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在村黨支部的組織下,成立了治安聯防隊,在村里24小時巡查。通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澳村逐步走上正軌。
隨著捲菸制假活動的銷聲匿跡,大澳村民眾重新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不少村民感慨地說:“趕走了制假分子,村裡的環境和風氣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割除制假“毒瘤”的大澳村,變化確實很大:葫蘆閘內圍的險堤加固了,引水渠的污染物清理了,飲水難的問題成為歷史,部分低洼農田長期內澇積水的現象消失了,連續10年無法解決的大池宅基地遺留問題解決了,村里追回各項承包款211萬元……
“從‘海嘯行動’到現在,大澳村再也沒有發現一起大型捲菸制假案件。這主要得益於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開展的綜合治理。”陳業芝深有感觸地說。

勤勞致富:“模範村”風采再現

近年來,大澳村的制假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廣東省局絲毫沒有放鬆工作。他們提出“打扶結合”的工作思路,堅持用發展經濟的辦法解決大澳村歷史形成的問題。
“制假的根源是窮,是致富無門。引導村民通過‘正道’走上致富之路,才是最終解決捲菸制假問題的根本。”向晉成的話,揭示了根治捲菸制假活動的關鍵所在。
“海嘯行動”之後,廣東省局積極加強與大澳村黨總支的溝通協調,共同商討全村經濟發展計畫。同時,他們先後捐資300餘萬元,為大澳村民眾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在廣東省局的幫助下,大澳村改造了1萬餘畝灘涂,興建了大澳港碼頭,並在碼頭附近建了一個水產品交易市場,當地村民又開始在水產品養殖上做起了文章。
每天早晨,都有幾十輛滿載著海鮮的貨車,從大澳水產品交易市場出發,駛往全國各地。“海鮮早晨從這裡發貨,中午就可以端上廣州各大酒店的餐桌了。”一位來自廣州的水產商告訴記者,這裡的海鮮很受消費者歡迎,他每天都要來進一次貨。
“現在,大澳村每年的水產品交易總額可達1億多元,全村有2/3的村民從事水產品養殖,2008年人均年收入達到4650元,比2004年增加近2000元。”鄭臣如笑著向記者介紹說。
除了在經濟上扶持,廣東省局還非常重視“文化打假”,對大澳村民進行教育和引導。今年,廣東省局決定捐資150萬元,為大澳村建設一個文化公園。
對此,廣東省局副局長何建華解釋道:“文化公園的建成,不僅能為大澳村村民提供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同時也能起到文化教育的目的,讓廣大幹部民眾以史為鑑,珍惜今天,開創未來。我們與政府一道探索治本之策,認為只有將依法打假與‘文化打假’相結合,才能徹底根治制假活動。”
不少村民表示:“致富還是要走正路。現在就算有人給錢制假,我們也不幹了。”
如今的大澳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因為發展迅速、變化巨大,大澳村近年來被選為“廣東省黨風廉政建設先進經驗推廣點”、“饒平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潮州市六好社區試點村”,還被評為“潮州市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在勤勞致富的發展道路上,大澳村這面紅旗又重新飄揚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