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莊村

大洛莊村隸屬萊城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北7公里,張家窪辦事處東南4公里,地處丘陵,村北為呂家河,村南是李梁坡,東至大古山,西接小洛莊。現有317戶,1017口人,耕地面積1645畝。

簡介

大洛莊村隸屬萊城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北7公里,張家窪辦事處東南4公里,地處丘陵,村北為呂家河,村南是李梁坡,東至大古山,西接小洛莊。現有317戶,1017口人,耕地面積1645畝。
據《吳氏譜》記載:明朝初年,吳姓由河北棗強遷此建村,因遷途順利,平安落腳定居,故名“落莊”,後演化為“洛莊”,後因重名,冠一“大”字,故名“大洛莊”。大洛莊在1941年前,歸一區;1941年春後,歸萊東縣;1945年10月,歸礦山區;1951年3月稱一區;1955年10月,復稱礦山區:1958年3月歸王善鄉;同年10月加入王善人民公社;翌年2月,併入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屬張家窪鎮;1985年11月,撤處劃鄉鎮,屬張家窪鎮;2001年1月,屬張家窪街道辦事處至今。

姓氏

大洛莊村民自明朝初年聚居此處,繁衍生息。後來吳姓遷往他處,孟姓居多。另兩家張姓,兩家王姓。現有孟、張、王、畢、李、呂六姓,仍以孟氏最多。村民不分宗族,貧富,多寡,世代和睦相處,民風淳樸,勤勞勇敢。

經濟發展

大洛莊處於丘陵地帶,地勢高低不平,交通不很便利,全村沒有一條正規的公路。生產生活方式單一,因此,耕作之餘,村民外出打工的人較多,大多以建築業裝飾業為主,溝通了與外界的往來,增添了村民的經濟收入,2001年年人均收入為2600元。當前,村民用於生產的主要農用機械工具是小型拖拉機10台,50型拖拉機1台。

基礎設施

大洛莊由於地勢等原因,水資源條件較差,村民生活生產用水困難。1992年前,村民從水井池中挑水飲用。1992年以後,建有三眼機井,在孟昭章市長的支持幫助下,安裝使用自來水.徹底解決了吃水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民生活日益改善。1979年,全村開始通電,截至2002年,村里家家戶戶都有電視,100餘戶村民家中安上了電話。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他們已不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各種養殖業、種植業欣欣向榮,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空前的提高。如今大洛莊人正以飽滿的熱情、充足的幹勁進行荒山開發,現已開發百餘畝,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教育發展

大洛莊自建村以來,就很重視教育工作。在嘉靖年間,盂氏家族就有兩人獲取功名,分別是孟國泰、孟沿恬。1949年建國前,村中就有私塾。1950年大洛莊國小成立,孟昭梅任校長。1968年,回響各村辦學的號召,大洛莊成立初級中學。1974年併入王善中學,1997年8月合併到張家窪第二中學。到2001年,大洛莊國小由於危房改造,臨時並人小洛莊。

當前,一所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的大洛莊國小已修建完成。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今,大洛莊考入大中專院校學生30餘人,孟昭敬是解放後大洛莊的第一個大學生。孟昭雨是研究生。

發展未來

如今,勤勞善良的大洛莊人在村領導的帶領下,團結協作,勤奮工作,正在創造一個個新的“神話“。大洛莊人明天的生活會更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