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紅層

大洋紅層

大洋紅層是深水遠洋,半遠洋環境下,在富氧條件下形成的一套以紅色-紫紅色為主的沉積物,最初由中國學者王成善、胡修棉等在研究西藏白堊紀床得組時提出,後來研究表明與西藏床得組類似的白堊紀大洋紅層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和西特提斯的廣大地區,現已成為白堊紀研究領域新的學科前沿。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洋紅層大洋紅層
“大洋紅層”是一種遠離陸地、在深水中慢速堆積、在富氧條件下形成的遠洋沉積物,其主要成分是微米級的黏土礦物,也可能含有微體化石碎片等。由於細小的沉積物在海底停留時間很長,顆粒外表容易形成一層鐵錳氧化物,加之沉積環境缺少有機質,這些偏紅色的氧化物被埋藏後就將顏色保存下來,形成獨具特色的遠洋紅棕色泥岩,因此被稱為“大洋紅層”。

分布

在現今世界的大洋底部,幾乎都能找到這種紅色或棕色軟泥。太平洋海底35%的面積、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底大約25%的面積都是大洋紅層。

形成

大洋紅層內有機質極低,岩石類型包括灰岩、泥灰岩、鈣質頁岩、頁岩/泥岩以及矽質岩,沉積環境主要以大陸斜坡-深水盆地為主。

大洋紅層的紅色軟泥的成分是微米粒級的陸地來源、火山來源或海底自身形成的礦物顆粒,也可能含有微體化石碎片等。在海底,細小的沉積物長期停留,顆粒外表容易形成一層鐵錳氧化物。由於沉積環境缺少有機質,這些偏紅色的氧化物被埋藏後將顏色保存下來,形成獨具特色的泥岩。紅色軟泥的形成非常特殊:平均每千年才沉積1毫米-5毫米厚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