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典籍匯集起來編成的一部全集。起初叫作“一切經”,後來定名為“大藏經”,“藏”有“保藏”的意思。因其內容十分廣泛,故稱“大藏經”,又稱“藏經”。其內容主要由經、律、論叄部分組成,又稱為“叄藏經”,分別稱為經藏、律藏和論藏。“經”是佛教為指導弟子修行所說的理論;“律”是佛教為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所應遵守的規則;“論”是佛教弟子們為闡明經的理論的著述。此外還包括印度、中國的其他有關佛教史、佛教理論研究的專著。
在佛教東傳兩千年間,其經典經過歷代的翻譯、流通,數量日益增多,但最後匯集、編纂成“藏”的卻屈指可數,國內可考的不過十餘次(宋及遼金八次、元二次、明四次、清一次);國外可考的,高麗叄次,日本七次。我國第一部刻本漢文大藏經《開寶藏》,是公元971年宋開寶四年刻本。此後,歷宋、遼、金、元、明、清幾個朝代,一千年間先後有各種官刻、私刻版本二十餘種。
在佛教典籍的翻譯過程中,佛教中大量的思想概念已經轉換為中國人能夠領會的語言,創造出大量沿用至今的辭彙,諸如“世界、宇宙、教師、真理、實際、堅持”等。其中作為漢文音韻學的四聲,已成為今天國語的重要標準。另外,對於漢字印刷字型的演變和最終確立,歷代《大藏經》的刊刻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部《大藏經》是由趙匡胤倡導完成的,以其年號命名為《開寶藏》,它的刊印開創了中國大型典籍彙編的先河。在漢文大藏經的影響下,後來又有藏文、蒙文、滿文版的《大藏經》的刊印。日本和朝鮮半島也開始刊印他們的《大藏經》。
現在,在佛教的誕生地印度次大陸,佛教原典已蕩然無存。佛教一些重要典籍卻藉助漢文譯本保存了下來,流傳及作者時代歷歷分明,這是中國文明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
國內刻本 宋開寶刊蜀本大藏經簡稱開寶藏或蜀本藏。這是中國第一部刻本大藏,現在無全本,流傳的零卷也極少。《佛祖統記》卷四叄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記云:“敕高品、張從信往益州雕大藏經板”。又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記云:“成都先奉太祖敕造大藏經,板成進上。”據《北山錄》卷十注及《佛祖歷代通載》卷一八記其板數凡十叄萬餘板。日本《元亨釋書》卷一六記日本一條天皇永延元年(987年)奝然齎此藏經還日本,當時總數5048卷。雲其後屢經添補,最後積至 653帙,六千六百餘卷之多。裝潢全是卷子式,每板23行,每行14字或15字。《佛祖統記》卷四五真宗天禧叄年記:“十一年東女真國人貢,乞賜大藏經,詔給與之”又卷四六仁宗嘉佑叄年記“[西夏國奏國內新建伽藍,乞賜大藏經,詔許之。”是知此藏在當時流布區域頗廣。
經文內容
史事
《大正藏》以《再刻高麗藏》為底本,修訂時參考《開寶藏》、《契丹藏》整合而成,全部100卷(冊),85函,共收集13520卷,80634頁。分為正藏55卷(冊)、續藏30卷(冊)與別卷15卷(圖像部12卷、昭和法寶總目錄3卷),是當時收錄佛教資料最多的一部大叢書。雖然內容非常完整,但是校訂不全錯漏之處也相當多,因而受到批評,但不減其學術地位,為各佛教寺院與圖書館必備之大藏經版本。1960年,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發起重印,對初印本的若干錯誤作了校正修訂。
經文
《大正藏》收入佛籍總數冠於各種大藏經,計正藏、續藏、圖像和總目錄共3493部,13520卷。編輯體例也別創一格,經藏分為阿含、本緣、般若、法華、華嚴、寶積、涅盤、大集、經集、密教十類;律藏包括彌沙塞部、摩訶僧祇部、曇無德部、薩婆多部、解脫戒經(迦葉遺部)和菩薩戒等;論藏分為釋經論、毗曇、中觀、瑜伽、論集等五類;雜藏分為經疏、律疏、論疏、諸宗、史傳、事匯、外教和目錄等八類。續藏30冊中除最末一冊為古逸和疑似兩類,專收敦煌古逸經、律、論疏和疑偽經外,其餘29卷收入日本著述的續經疏、律疏、論疏、諸宗四類及悉曇。圖象12冊收入日本各寺院所藏曆代有名佛教畫像和密宗明王像、金剛像及各種曼荼羅圖等363種。總目3冊收入中國歷代各版藏經目錄和日本各寺院所藏的寫本和刻本藏經目錄以及大正藏勘同錄、大正藏總目錄、總索引、譯著目錄等77種,為比較實用的版本。但校核工作粗放,排印錯字,錯句頗多。此外,大藏經用語研究會編輯出版的《大正藏索引》,為佛教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經文目錄
入阿毗達磨論 (2卷)〖唐玄奘譯〗
五事毗婆沙論 (2卷)〖 唐 玄奘譯〗
薩婆多宗五事論 (1卷)〖 唐 法成譯〗
阿毗曇五法行經 (1卷)〖 後漢 安世高譯〗
阿毗達磨俱舍論 (30卷)〖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22卷)〖 陳 真諦譯〗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1卷)〖 唐 玄奘譯〗
俱舍論實義疏 (5卷)〖 尊者安惠造〗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80卷)〖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40卷)〖 唐 玄奘譯〗
中論 (4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 (2卷)〖 元魏 瞿曇般若流支譯〗
般若燈論釋 (15卷)〖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大乘中觀釋論 (9卷)〖 宋 惟淨等譯〗
十二門論 (1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百論 (2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廣百論本 (1卷)〖 唐 玄奘譯〗
大乘廣百論釋論 (10卷)〖 唐 玄奘譯〗
百字論 (1卷)〖 後魏 菩提流支譯〗
壹輸盧迦論 (1卷)〖 後魏 瞿曇般若留支譯〗
大乘破有論 (1卷)〖 宋 施護譯〗
六十頌如理論 (1卷)〖 宋 施護譯〗
大乘二十頌論 (1卷)〖 宋 施護譯〗
大丈夫論 (2卷)〖 北涼 道泰譯〗
大乘掌珍論 (2卷)〖 唐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 (100卷)〖 唐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釋 (1卷)〖 唐 玄奘譯〗
菩薩地持經 (10卷)〖 北涼 曇無讖譯〗
菩薩善戒經 (9卷)〖 劉宋求那跋摩譯〗
菩薩善戒經 (1卷)〖 劉宋 求那跋摩譯〗
決定藏論 (3卷)〖 梁 真諦譯〗
成唯識論 (10卷)〖 唐 玄奘譯〗
唯識三十論頌 (1卷)〖 唐 玄奘譯〗
轉識論 (1卷)〖 陳 真諦譯〗
唯識論 (1卷)〖 後魏 瞿曇般若流支譯〗
大乘唯識論 (1卷)〖 陳 真諦譯〗
唯識二十論 (1卷)〖 唐 玄奘譯〗
成唯識寶生論 (5卷)〖 唐 義淨譯〗
攝大乘論 (2卷)〖 後魏 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論 (3卷)〖 陳 真諦譯〗
攝大乘論本 (3卷)〖 唐 玄奘譯〗
攝大乘論釋 (15卷)〖 陳 真諦譯〗
攝大乘論釋論 (10卷)〖 隋 笈多共行炬等譯〗
攝大乘論釋 (10卷)〖 唐 玄奘譯〗
攝大乘論釋 (10卷)〖 唐 玄奘譯〗
中邊分別論 (2卷)〖 陳 真諦譯〗
辯中邊論 (3卷)〖 唐 玄奘譯〗
辯中邊論頌 (1卷)〖 唐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 (20卷)〖 唐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頌 (1卷)〖 唐 玄奘譯〗
大乘莊嚴經論(13卷)〖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 (7卷)〖 唐 玄奘譯〗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16卷)〖 唐 玄奘譯〗
六門教授習定論(1卷)〖 唐 義淨譯〗
業成就論 (1卷)〖 元魏 毗目智仙譯〗
大乘成業論 (1卷)〖 唐 玄奘譯〗
佛性論 (4卷)〖 陳 真諦譯〗
究竟一乘寶性論 (4卷)〖 後魏 勒那摩提譯〗
大乘五蘊論 (1卷)〖 唐 玄奘譯〗
大乘廣五蘊論 (1卷)〖 唐 地婆訶羅譯〗
大乘百法明門論(1卷)〖 唐 玄奘譯〗
王法正理論(1卷)〖 陳 玄奘譯〗
十八空論 (1卷)〖 陳 真諦譯〗
三無性論 (2卷)〖 陳 真諦譯〗
顯識論 (1卷)〖 陳 真諦譯〗
無相思塵論 (1卷)〖 陳 真諦譯〗
解卷論 (1卷)〖 陳 真諦譯〗
掌中論 (1卷)〖 陳 義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