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大橋頭鄉位於常山縣東部。面積49.9平方千米。總人口12935人(2009年末),其中農村人口12748人。轄1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橋村1號。G3京台高速公路過境。古遺址有羅漢山南宋窯址。
沿革
1950年建大橋頭鄉,1956年更名大橋鄉,1961年改公社,1982年改大橋頭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大橋、石村、橋坑、客壠?、永旺、大樓底、上新屋、詹家、花廳、蓮塘、古唐、水牛塢、新村等14個行政村,距縣城14千米。
2005年末,面積50.35平方千米,人口1.43萬人,轄大橋、石村、橋坑、濛淤、客(土弄)、永旺、大樓底、上新屋、詹家、花廳、蓮塘、古塘、水牛塢、新村14個行政村。
人口數據
大橋頭鄉現有勞動力8830人,其中外出勞動力3352人,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583元。
經濟發展
農業
大橋頭鄉是個典型農業鄉,該鄉耕地面積7290畝,其中水田6594畝,山地54112畝。胡柚是該鄉的主要經濟支柱,柑桔、胡柚面積達2.3萬畝,年產胡柚2萬多噸。年產胡柚4000斤以上的農戶達85%,面積和產量均占常山縣第一。為進一步提高胡柚品牌,做大、做強胡柚產業,鄉黨委、政府積極實施“胡柚品牌”戰略,進行“三疏二改”、“152”工程等農業技術的推廣,開展園地整理,打造胡柚精品園區,共建“三聯三增”基地4個,面積4000畝。同時,引進11家具有相當規模的胡柚深加工企業,建設加工園區,打造胡柚品牌。同時為了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利用山地多的優勢,鼓勵農民搞山地家禽養殖、中藥材種植以及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
鄉黨委政府本著“內挖潛力、藉助外力,改善設施,加快發展”的發展思路,調整產業布局,最佳化胡柚和勞務主導產業,大力招商引資,堅定不移地實施由農業大鄉向“工業立鄉”戰略轉變。年工業總產值達7014萬元,新增企業9家,投資額達2585萬元。
工業
大橋頭鄉有豐富的葉臘石資源,目前探明葉臘石儲量約7000萬噸,全鄉有葉臘石開採企業4家,加工企業6家,去年實現產值6000萬元。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請進來、走出去,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一直是鄉里發展工業經濟的主方向。鄉黨委、政府依託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招商活動,多次邀請外地企業家實地考察礦產資源。全鄉從事葉蠟石礦產開採的企業達到了5家、加工企業7家。家庭工業發展迅速,全鄉共有企業162個,其中工業企業76個,企業總產值達1.08億元,5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2家。
今年鄉里加大對產業發展的引導力度,致力於引進深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勞務輸出
該鄉也是勞務輸出大鄉,鼓勵農民走出去,大力實施“放鳥出籠,引鳳歸巢”工程。通過勞務輸出提高他們開放意識,舉辦家政、電腦、實用技術等培訓,共輸出勞動力4000人,外出務工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全鄉外出勞務收入2000萬元,成為農民增加收入,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基礎建設
鄉里抓住“康莊工程”、“八大工程”的大力實施,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目前共有12個行政村實現村道硬化,總計53.5公里,完成總規劃量的85%。隨著杭金衢高速和黃衢南高速公路開通,獅東公路(獅子口—東案)拓寬改建,芳大線(芳村—大橋)公路的建成通車,以大橋頭鄉政府為中心的金三角凸現,以獅東公路為主幹道的整個交通網路已經形成,大大地促進了該鄉經濟社會發展。新村、大橋、客弄、橋坑四個行政村率先實施“八大工程”,實現了 “四化”(硬化、綠化、潔化、亮化),居民區內道路硬化,村居環境實行綠化、潔化,村居範圍安裝路燈,村民樓房統一分粉刷塗色,拉開了建設環境優美、整潔,設施較完善的現代新農村的序幕,並做好扶貧村、中心村、浮河集鎮等規劃測繪和申報,為建設新型農村規劃藍圖。
社會事業
全鄉有學校5所(其中國中1所),專任教師66人(其中中學教師25人),在校學生924人(其中中學生305人),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幼稚園6所。文化站1個,信用社1個,村級診所11個,醫生11人,床位13張,衛生院1所,醫生12人,床位6張。14個行政村通電、通郵、通電話,全鄉實現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境內有“黃衢南”高速公路出口,距離“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和320國道只有10公里。獅東公路(獅子口—東案)拓寬改建,芳大線(芳村—大橋)公路的建成通車,以大橋頭鄉政府為中心的輻射區凸現,以獅東公路為主幹道的整個交通網路已經形成,大大地促進了鄉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