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屬古樓公社,1984年改屬先鋒路街道辦事處。居民756戶,2000人。其中回族人口1040人。大橋社區境內現有舍利塔、清真寺等國家級歷史文物,又有臨清駕鼓,文化遺產非常豐富。
舍利塔位於城北衛運河東岸,為仿木結構樓閣的磚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臨清州志》記載:“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級,九年成。登者不至絕頂可見泰山高聳玲瓏”塔平面呈八角形,連長4.9米,外接圓半徑6.4米,9 層,通高53.44米,底門向南,基座條石砌築,每層 8面辟門窗,4明4暗。外檐磚木結構,陶質斗拱蓮花承托。塔內設有通天塔心柱,對稱轉角形樓梯,可迂迴攀緣,登臨塔頂。塔剎呈盔形,遠眺雄渾高峻,巍峨壯觀。各角挑檐系有銅鐘,風搖鐘鳴,聲震四野。登臨塔頂,但見運河如帶,波光無際,孤帆遠影,饒有情趣。此塔同通州燃燈塔、杭州六和塔、鎮江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名塔”。
清真寺建於明朝初年,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臨清回族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元代,大運河開通,漕運興起,臨清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大都會,臨清籍的伊斯蘭教徒在此興建了十幾處清真寺。今城區內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東寺,其中北寺規模較大,保存也較完整,已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有資料稱其為“江北五大寺”之一。建築形式為中國古典宮殿式。此寺占地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甬道,牌坊門,望月樓,沐浴房,南、北講經堂,南、北角樓,正殿,後殿,影壁,後門等殿、堂、樓、閣86間。
望月樓為歇山重檐牌樓式建築,結構精巧,玲瓏別致。門楣正面鑲毛澤東手書“清真寺”匾額。望月樓後面懸掛兩塊匾額,一塊書“正意誠心”,一塊書“彝倫攸敘”,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名人書寫。
穿過望月樓,一座宏偉壯觀、富麗堂皇的高大建築便展現在面前,這就是清真寺的主體大殿。它由隆起前殿、後殿,抱廈等組成勾連搭式建築。殿頂為廡殿式結構,是封建社會規格最高的建築形式。殿頂覆有黃、綠色琉璃瓦,飛檐四出,猶雄鷹振翼,雄偉壯觀。殿門為落地花格扇,斗拱、透雕掛落,雀替仍保留著明代建築的風格。正殿廣廈後檐連線著後殿,殿頂為勾連搭式,上部是三個六角形傘蓋式亭樓為主體的窯亭,窯頂峰折陡峭,攢尖頂部裝以鎏金葫蘆形裝飾。
進入殿內,深沉而神秘的氣氛撲面而來。殿內列柱林立,高大而空曠,牆壁上彩繪以暗紅、棕和金色的卷蔓紋及阿拉伯文字組成的圖案。殿正中設有“聖龕”,朝向聖地麥加,右方有敏拜樓,殿間有拱門貫通,殿內可供2000餘人禮拜。彌足珍貴的是殿內拱門兩面牆體上仍保留著明代的壁畫,花卉果樹,生動寫實。後殿藻井繪製更是精巧,以阿拉伯文字和花卉組成幾何形圖案,工整細膩,古樸典雅,歷經數百年仍光彩照人。
整個清真寺建築,是由兩排左右對立、中高兩低的木牌坊與歇山重檐樓閣合為—體。以我國傳統建築風格為主調,透露著外來氣息,布局精巧,結構嚴謹,舒展大方,是不可多得的建築藝術佳構。院內古柏參天,幽深靜雅,名人佳句、先賢哲語躍然匾額楹聯之上,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大橋駕鼓是一種純打擊樂合奏的藝術形式,一般由八面關鑼,二十四面鼓和兩面大鑼組成,鼓聲宏亮威武,氣勢磅礴。據傳說,駕鼓起源東漢未期,原名助陣鼓,為大將助陣揚威之用。五代十國時期,沙陀國王李克用的鳴鑼擊鼓發號施令,以點鼓示警告知將士敵人進入,以常鼓暗示將士摸清對方座實,以小排鼓點擊出兵殺敵。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將助陣鼓留在宮中作為御用品,變成宮中文化。清朝乾隆時期漕運發達,乾隆六次巡視江南時,船經臨清,龍旗招展,鳴鑼擊鼓以顯龍威。民國初年,臨清大橋駕鼓開始出名。1996年大橋駕鼓在山東省首屆農民藝術節上,征服了觀眾和評審,一舉奪得金獎;1997年應邀參加海南全國三月三少數民族藝術節,以整齊的服裝,多變的隊形,精彩的表演,威震海南。如今,有八首臨清駕鼓鼓譜載入《中國民族器樂曲集成?山東卷》,已申報運河文化遺產。
貴州省開陽縣禾豐鄉大橋社區
大橋社區居委會位於貴州省開陽縣禾豐鄉政府所在地,離省城貴陽52公里,離縣城開陽28公里。轄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禾豐街上居民住戶,全社區459戶718人。社區一班人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還成立了老年協會、腰鼓隊、文學創作隊等,極大地豐富社區居民和老年人等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