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大森看梅①
1914年在日本作。
不負梅花約,
驅車赴大森。
寒雲半嶺重②,
春色一灣深。
注釋譯文
①大森:在日本東京郊外,有八景園,是當地著名風景遊覽區。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曾在此設立秘密軍事訓練所,名曰“浩然廬”。
②寒云:喻指嚴峻的革命形勢。
創作背景
二次革命的失敗,林伯渠因曾在湖南參加討袁革命,遭到袁世凱通緝,被迫於1913年夏第二次浮槎東渡日本。在經過半年多的認真學習與冷靜思考後,林伯渠逐漸從悲觀失望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思想漸趨明朗,認定“凡事只應向前作去,總有好處。”1914年2月15日,他懷著對未來光明革命前景的信心,寫下了這篇蘊含無限生機與希望的詩作。
作品鑑賞
該詩的字面意義十分淺近明白。前兩句講在寒冬已盡春日來臨的日子,作者驅車來到東京郊外的風景區大森訪梅探春。“梅花約”一語寫得饒有情致。自古以來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俊作,或寫梅之風姿,或詠梅之神韻,或以梅花獨占枝頭斗霜傲雪的高潔品性喻寫人格之美,而林伯渠這首詩卻獨闢蹊徑,以一“約”字即賦予無知覺的自然狀態的梅花以人的感覺,人的情懷,從而在梅花與詩人的心靈之間建立起一種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內在交流與聯繫,仿佛作者此行不是一廂情願一時興起的觀賞,而是一種友人般的相約造訪。從句法套用上看,這兩句是一組具有流動感與前後因果關係的敘述性散句,它明快、流利、通暢,正與作者此時此處嚮往春天的急切難耐的心情相合。這種有流動感的散旬結構會自然而然地使詩意產生一種向下的衝力與動勢,導致一種使讀者希望能在下文中找到關於梅花“怎樣”的閱讀欲望。但作者在下文中卻隻字未提梅花,而是筆鋒一轉,描繪了一幅似與詩題看梅無關的境界雄渾極富概括性的早春山海圖:長空陰雲寒冽,籠罩著山嶺群峰,海灣海水沉沉,隱隱透露出些許春意。此處“春色一灣深”與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的“深”字意義相近,即指視覺距離的深遠,也指顏色的黯淡幽冷。與前兩句不同,後兩句是以對句寫成,意象並置,山與海、寒雲與春色平行羅列,沉穩凝重,有效地阻斷了前兩句所帶的下衝力,收到了戛然而止,詩意鼓盪反激的效果。隨著這種反激,我們將不得不把思緒返回上句,去重新尋味詩的真正主旨,尋味深涵於表面字句下的深層寓意。
在詩中,詩人以梅花春天象徵革命轉機與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但這種轉機在當時還遠不是事實,而是作者在經過短暫徘徊和冷靜思考精神逐漸恢復後對革命前程的一種展望與預感。事實上,作者在對詩中借春天到來表現革命轉機將臨的分寸的把握上,是十分謹慎清醒的,並沒有用意氣或一時熱情代替對時局與革命進程的客觀冷靜的分析體察。寒雲依舊籠罩大地,春色也只是隱隱露出一點,革命的危機尚未完全消除,通往未來的道路還十分漫長。
作者簡介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園,號伯渠,中國湖南省安福(今臨澧)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長征等革命活動,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二屆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和吳玉章並稱為中共五老。林伯渠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一位成就很高的傑出詩人。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曾留下大量詩作,其內容之豐富,藝術成就之高,在20世紀的中國舊休詩詩壇上堪稱重要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