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像高達

大月像高達,是以與M1A異端的配合運用為著眼點,作為超長程高機動炮戰型MS。背部的通用型托架臂上沒有了主翼,取而代之的是裝備高精度索敵/瞄準感測器和磁軌炮,在MS和MA形態都可以運用。腳部和機首盾牌內有補助推進器,除了擁有散熱板的機能。本機體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小說《南總里見八犬傳》。

機體資料

MS模式

機體番號: MVF-M12A

英文名:Ootsukigata

中文名:大月像

類型:宇宙戰強化型可變MS

製造:曙光社

隸屬:奧布

首次登場:C.E.74

全高:18.2米

動力:燃料電池

著名機師:瀧藤·甲矢·忍足

武器裝備

2 x M2M5D 12.5mm Head-mounted CIWS:頭部的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

4 x M2M5D 12.5mm Wing-mounted CIWS:背部的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

Type 70J Kai Beam Saber :光束劍

Type 72 High-energy Beam Gun :高能光束槍

High-energy Long-range Beam Cannon :長距離電磁炮

Shield :專用盾

Type 72 Kai "Ikazuchi" Beam Rifle :“迅雷”光束步槍

Dedicated Targeting Sensor :專用定位感測器/高精度索敵/瞄準感測器

Cooling System :冷卻系統

開發史

MA模式

作為村雨的派生型MS,本機是以與M1A異端的配合運用為著眼點,作為超長程高機動炮戰型MS。所搭載的武器也與村雨相同,除了原本的Anti-air missile launcher飛彈發射裝置,被替換為長距離電磁炮。從結果上來說擅長從敵人的射程外的遠距離攻擊,炮擊能力高,由於殘留了村雨的特性也可以應付中遠距離作戰。

此外,背部的通用型托架臂(Universal Mount Arm,UMA)上沒有了主翼,取而代之的是裝備高精度索敵/瞄準感測器和磁軌炮,在MS和MA形態都可以運用。與感測器直接連結的火器管制系統 (FCS)換裝為高性能的新型號,可以識別128個對象,鎖定32個目標,不過由於是在沒有中子干擾影響下得到的數據,實際數據是規格的50%左右。

本機為了提高駕駛艙部的氣密性和輻射防禦機構的強化冷卻機能,廢棄了66A式空對空飛彈“疾風”,將其空間用於搭載冷卻裝置。為了強化跟M1A的配合,施加了通信系統和AI系統的數字數據通道(Digital Data Pass)的全面換裝。

腳部和機首盾牌內有補助推進器,除了擁有散熱板的機能,還用作掠過地球大氣層上層的SKIP飛行和在殖民衛星空間等的有大氣環境內移動之際的姿勢控制補助。

本機作為村雨的衍生機,其框架與裝備與基礎版村雨共通,因此,可以將M11C村雨迅速改成M12A大月像。已知有3台大月像高達,作為預備戰力配備在隱匿在月面都市哥白尼、在彌賽亞戰中投入的出雲級月讀號和須佐號兩艦上。其中一機的機師是瀧藤·甲矢·忍足,他在奧布侵略戰爭之際也有活躍,在彌賽亞攻防戰中,駕駛本機擊毀了一架ZGMF-X3000QProvidence Zaku “天命扎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