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

年(1384 年)天文志為基礎,分別介紹了十二星宿的位置所對應的行政分野。 卷,10

描述

歷史淵源

中國古人習慣將天星與地上的侯國、州域和人物配對,通過天文占測人事。他們會根據日、月或某星的運動以及它們所對應的地點或人物,判斷吉凶禍福。這種根據天星分配人間行政區域的方法叫做分野。分野所依據的方法和理論始於漢朝(公元前 206 年–公元 220 年),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之後,這一分野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導致分野的紊亂和行政劃分的困難。唐代(公元 618–907 年)重新調整了各地所屬分野,並一直沿用到後世。

內容簡介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是現存少見的明初刊本,由劉基創作於明初時期,並在明洪武 17 年(1384 年)進獻給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洪武皇帝。本書的彙編方式十分獨特,因為它嘗試根據明朝欽天監所分配的州郡所對應的十二星宿,來劃分地域。其內容與之前的著作《唐書天文志》大致相同。作者以唐書(約 941 年)和晉書(約 648 年)天文志為基礎,分別介紹了十二星宿的位置所對應的行政分野。星宿的含義與起源取自二十八星宿,以重要人物、歷史國家和鳥圖騰命名。由於洪武皇帝定都江蘇南京,因此作者首敘吳越分野。此後,有些地方志常常以當地所屬的天星分野描述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所以《續修四庫全書》將本書歸類於史部地理類。本書記述了元末明初時期行政分野的變化,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本書有 24 卷,共 10 冊。

作者

劉基,1311-1375 年

創建日期

約於公元 1368年 - 公元 1398年

語言

中文

標題原文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

地點

東亞 > 中國

時間

公元 500年 - 公元 1499年

專題

科學 > 天文學 & 天文套用

其他關鍵字

中國天文學; 曆法

條目類型

圖書

物理描述

24 卷,10 冊

收藏機構

國立中央圖書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