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山

大成山

大成山原名鳳形山。相傳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途經當地時,在鳳形山著書立說並開館辦學。

基本信息

簡介

因歷代帝王尊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後人遂改稱鳳形山為“大成山”山上的學堂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山後有一池,終年水黑如墨,傳說這是孔夫子所遺洗墨池。到山前,順著陡峭的百級石階拾級而上至山頂,可見一座題名“紫陽仙觀”的道觀,道觀後面一高大堅固的石牆雄峙山頂,這就是大成山寨。山寨圍牆長1里,最高處高10米,最低處也有7米左右,全是用長2米、高寬約50公分,重約千斤的大石依山順勢修建而成。寨牆呈封閉狀環護山頂,形成約13000平方米的平台,只在西、南各開一洞門,整個寨牆固若金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紫陽寺

位於四川省安岳縣縣城南30公里的興隆鎮大成山上。相傳,唐開元(714~741)時,此山上建有道觀,宋雍熙(984~988)年間,名道張紫陽(浙江天台纓絡街人),晚年修真於此,故名“張道觀”。張紫陽,本名張伯端,為中國道教南宗派創始人,著名高級道教學者。據說,張道長曾幫助滯京落第舉人返回家鄉,張道長仙逝後留有碑記。清康熙(1662~1723)時,舉人的後裔唐一榜感恩報德,捐資建廟,塑張道長像於廟內,命名紫陽寺。乾隆三年(1738)和鹹豐六年(1856)曾兩次擴建此廟,為大成山增光添彩,一時燈火輝煌。直到解放前,前來燒香拜佛者仍絡繹不絕。解放後停止宗教活動。“文化大革命”中該廟被毀。大成山上因建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回龍橋戰鬥中光榮犧牲的烈士陵墓,1992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得到台陸虔誠志士數千人捐資,重建“紫陽寺”,2002年11月12日縣民宗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海內外前來大成山紫陽寺燒香拜佛的香客和遊客總人數已達150萬人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