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東夼村

1980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50萬公斤。 1960年,全村人均口糧183公斤。 1975年,人均糧食356公斤。

基本概況

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姜姓由唐山前遷移到晶山西定居。後因晶山西住所起火,移居晶山東,故命村名山東夼。另一說,因建村於晶山東南的山夼,故命村名山東夼。後因姜姓弟兄較多,一部分移居晶山前定居,命村名小山東夼,山東夼遂改名大山東夼。後周姓來此。清朝初年,范、沙二姓自外地遷入。 大山東夼村位於海陽市西北部,發城鎮的東北部。北依晶山,南鄰309國道,交通發達,山青水秀。地處東經121°02′,北緯37°00′。北與上山東夼村毗鄰,南與長宇村、前埠前村相連,東與璋夼村、多英村相接,西與後埠前村交界。隸屬發城鎮。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距市政府駐地40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2公頃,山嵐12.2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及乾雜果等。 2002年,全村304戶,855人。有周、姜、范、沙、張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周姓。

大事記

1941年2月2日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47年本村在土改複查運動中,濫殺1人,活埋一家6人。
1964年,在“四清”運動中依法對此案進行了重新審理,7人被追究了刑事責任。
1976年村投資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9年本村學生周琳傑考取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36公斤,總產26.7萬公斤。1980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50萬公斤。1990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7年後,糧食畝產提高到530公斤,總產達到52.73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39公斤,總產40.32萬公斤。 1985年以來,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2000年,有紅富士蘋果、梨等果園26.7公頃,收入23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261萬元,其中農業209萬元,林業1萬元,畜牧養殖業51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有織布坊、鐵匠鋪、木匠鋪等,從業人員16人,收入僅供自給。建國初期,辦起油坊、豆腐坊。改革開放後,建石灰窯5座,鐵匠鋪1個。後個體企業得到較快發展。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13人,工業收入357萬元。
第三產業1983年後,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先後辦起飯店、電氣焊鋪、商店和個體運輸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6人,收入550萬元,其中運輸業506萬元,商飲業28萬元,服務業16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3年初,成立大山東夼村國小,時有學生180人。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院校的學生43人,其中有1人考取北大博士研究生。1991年,本村被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授予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稱號。1993年,大山東夼國小被評為煙臺市“花園式”國小。 本村的京劇、大秧歌歷史悠久,50多年來,在發城鎮首屈一指。 人民生活解放前,農民常年人均糧食僅80公斤左右。1960年,全村人均口糧183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56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40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5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166輛、機車88輛、電話134部,彩電163台,洗衣機5台。 集體福利1976年,投資6萬元,用上電網供電。1985年,投資13萬元,安裝自來水,併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1992年,投資8萬元,安裝閉路電視。從1993年起,20歲以上的村民入養老保險,集體為每人補貼10元。2000年起,為年滿70周歲的老人減免“三提五統”收費,為村民免費供自來水、小麥脫粒。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初,周仁槔在北姜格莊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姜萬香、姜正春相繼入黨。1942年4月,成立黨支部,組織支前隊支援前線。建國後,在黨支部領導下,先後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萬香、姜正春、沙永奎、姜同雲、周仁栩、姜仕順、姜萬平、姜守清、周仁東、周和坤、范守禮、姜正榮、姜萬勇、周勇坤。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54名。村黨支部連續多年被鎮黨委評為優秀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婦女、治安、民兵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萬香、周炳文、范常貴、周仁東、周元順、范守禮、姜玉明、姜萬勇、范守田、姜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