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公元538年―551年)仍襲梁制、隆城郡領儀隆、大寅兩縣,伏虞郡領宣漢、安固兩縣。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西魏的義安郡、梁的伏虞郡劃歸蓬州,隆城郡仍置,伏虞郡由今儀隴大羅池遷到今營山縣安固場。隆城郡轄儀隆、大寅二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罷蓬州的伏虞、義安、隆城三郡和渠縣的景陽郡。合置為蓬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漢縣為伏虞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州改郡,儀隆、大寅二縣屬巴西郡(郡治在今閬中縣,伏虞縣屬清化郡(郡治在今巴中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復置蓬州,轄儀隆、大寅、伏虞等6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方州,州治與儀隆縣治在今金城山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割南部、相如兩縣部分地區設新城縣,以隱太子建成諱,改名為新政縣,隸屬閬中,縣治在今儀隴縣新政鎮。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方州,儀隆復屬蓬州。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儀隆縣城移於金城山腰今縣城所在地。儀隆縣名在大曆初年(??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伏虞縣城移於今儀隴縣義路鄉李家壩。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改大寅縣為蓮池縣(縣治遷至今蓬安縣茶亭鄉蓮池壩),後廢。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復置。
五代時期(公元907年―960年),沿襲唐制。以州領縣,蓬池、儀隴、伏虞三縣仍屬蓬州。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蓬州稱鹹安郡,轄儀隴、蓬池、伏虞和營山四縣。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復置良山縣,蓬州鹹安郡由原轄四縣擴為六縣。
元(公元1206年―1368年)建省制,省下設路、府、州、縣,儀隴縣屬四川省順慶路蓬州管轄。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廢蓬池、伏虞二縣入儀隴縣。同時撤新政縣入南部縣。從此,儀隴縣境版圖始基本統一。
明代(公元1368年―1661年)廢路,分省、府、州、縣四級。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儀隴縣併入蓬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復置。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儀隴縣屬四川省川北道順慶府管轄。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因避皇帝溥儀諱,改儀隴縣為“宜隴”。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復名儀隴,廢道,屬順慶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復置道,儀隴屬嘉陵道(道治在今南充市)。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裁道,縣直屬省。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儀隴為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轄縣(專員公署設今南充市)。
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從鄂豫皖邊區根據地轉入川東北地區,於1933年8月23日解放儀隴,隨即成立了縣、市、區、鄉、村蘇維埃政權。當時紅軍把儀隴縣和鄰縣的部分地區排成三個縣蘇維埃,即儀隴縣、長勝縣、閬南縣。儀隴縣蘇維埃政府設金城鎮,轄1市、11區、52鄉;長勝縣蘇維埃政府,當年設儀隴縣立山場,次年遷往巴中鼎山場,轄8區、32鄉;閬南縣蘇維埃政府,設今閬中市水觀音,轄15區。紅軍在儀隴經過較大的戰鬥30多次。
1935年2月―4月為配合紅軍北上,先後撤離了儀隴。紅軍撤離後,儀隴縣恢復民國舊制,到1949年12月23日儀隴解放為止。
1950年,儀隴縣屬川北行署南充專區管轄。
1952年調整行政區,將響灘區的南風、黑水、響灘劃屬平昌縣;將二龍(今大寅)區的文珠鄉劃歸營山縣;將蓬安縣的二道、復興、雙河(今雙勝)、歧山、賽金、隴城(今新城)等張臘入儀隴;
1978年8月南部縣的新政、馬桑(今果山)、三元(今銀山)、平頭(今環山)和新政鎮劃入儀隴。
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消後,儀隴縣屬四川省南充專區(1968年8月改稱地區,1994年改稱南充市)領轄,縣署在金城山腰金城鎮。
2005年9月,縣城遷至新政
風土人情
在川北儀隴山區民間,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三春”習俗不斷翻新作秀,她是一種廣泛的民風民俗,也是民眾喜歡的一種有滋味的鄉村風味。歡歡喜喜去說春。新春頭里的正月間,有民間老藝人,帶上簡單的樂器和吉祥的春字、福字、財字,不辭辛苦地走村串戶挨家挨戶地“說春”。那是一段吉祥文明的詞句:“新春艷陽天,農家心喜歡,開年走好運,事事都順心”等等。說唱10多分鐘後,就恭維熱情地贈送一張春字、福字或財字等字帖。說春人因人說唱,隨機應變,詞句滾瓜爛熟,從運氣、找錢、種植和養殖等多方面入手,以生動精煉的語句詞兒說唱得主人心花怒放。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說春又添了遵紀守法、計畫生育、尊老愛幼、外出務工、安全生產等方方面面的新內容。說春人大多數是50多歲的老人,帶有二胡、板胡、京胡、蓮花落等樂器。說唱後主人自然要隨意給錢。說春人收到賞錢後,臨走時還高興地回敬幾句:如“月月走好運,處處都發財,四季無病災,做事六六順”等等。高高興興喜踏春。有的叫踏青。說是春天到野外走一走、游一游,可祛百病。儀隴民間自發地選擇在農曆正月16日這天,上年紀的老人囑咐全家人穿戴打扮得漂漂亮亮,浩浩蕩蕩地來到附近野外的山上,選一塊草坪席地而坐,天南海北地聊天擺龍門陣。老人們講:踏春讓天然綠色帶走疾病。
如今,儀隴踏春的農民已經“踏”到了各式各樣的農民公園、農家樂園。到大年前後這幾天,金城背後的金城山公園、白塔山、仙女山、大儀山,以及遠近聞名的琳琅山、立山寨、龍呈寨等等10多處名勝古蹟公園,被來至鄉下的各路遊客擠得爆滿。雖說短途旅遊大半天,從實際的含義上講,這是民間多年興起野外鍛鍊行路、爬山的一種體育方式。勤勤快快乾早春。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民間風俗——早春。立春前後,家家戶戶都自發地搶先種植一種早春作物或養殖一種早春家禽。像栽樹、種瓜育苗、孵抱雞鴨等等。鄉下人講,有一門早春作物或家禽在早春播種、出現,就象徵著春天播下了豐收的吉祥。
隨著農業科技的普及,現在農民下種是使用的大棚溫室或雙層地膜播育,孵抱出的小雞小鴨是在寒冷冬天的溫室中進行的。農戶求早熟、早上市、早賺錢。雖然儀隴是丘??地里的各種早春玉米苗、蔬菜苗都已長出5cm多深的嫩苗;小雞小鴨一筐筐地上市銷售。另外,鄉下的木工、石匠、篾匠等手藝人,在新春頭上,帶上工具爬坡上坎走村串戶攬活路,還有回鄉過年的務工人員,也告別家人,早早上路。鄉下人說:早春乾早活,來年早收穫。
相關詞條
-
寅陽鎮
寅陽鎮位於江蘇省啟東市,寅陽鎮總面積76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134公頃,灘涂面積4466公頃。總人口3.68萬,2006年,寅陽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
民營經濟 現代農業 特色種植 社會事業 惠民工程 -
寅街鎮
寅街鎮地處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境內,東與祥雲縣毗鄰,南與苴力鎮和密祉鄉接壤,西連巍山縣,北接彌城鎮。
鄉鎮概況 民族風俗 歷史文化 文化教育 資源環境 -
儀隴縣大寅鎮國小校
四川省成都青羊區儀隴縣大寅鎮國小校
-
寅寺鎮
寅寺鎮,位於汶上縣城西8.5公里處,總面積52.78平方公里,耕地53000畝,地屬平原,主產小麥、玉米、地瓜、棉花。
鄉鎮簡介 歷史沿革 經濟產業 聯想控股(汶上)高端化工循環經濟區 鄉鎮建設 -
彌渡縣寅街鎮大莊完全國小
雲南省大理彌渡彌渡縣寅街鎮大莊完全國小
-
冉寅吾
1981年,他回到家鄉,經過鍛鍊的冉寅吾積累了豐富的建築經驗,實際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6年,冉寅吾被評為建築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實現了他成為...
成長經歷 現任職務 -
宋寅[剩餘時間網創始人]
宋寅,漢族,IT技術工程師,湖北黃岡人,代表作品有《八路軍》等。
-
夏斗寅
夏斗寅(1886-1951),字靈炳,湖北麻城人。早年投入武昌第八鎮當兵,曾加入共進會,參加辛亥武昌首義。1913年退役經商。後又棄商從軍,在大同鎮守使...
生平簡介 人物事跡 人物性格 -
大瑤鎮
大瑤鎮位於湖南省瀏陽市東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三市(萍、瀏、醴)結合處,是瀏陽南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優秀鄉鎮、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綜合試點鎮...
鄉鎮概況 經濟狀況 農業發展 基礎設施 鄉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