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台

大宋台

大宋台位於蠡縣城西南博蠡公路南側,距大宋村東南50米處。1976年經保定專家勘察確定為東漢時期單體墓。墓封土高11米,圓型,占地面積3782平方米。

發展歷史

在蠡縣城西南3公里處的定河路北側,有一個高高的圓土台,因距蠡吾鎮大宋村很近,被稱為大宋台。它高約10米,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1977年經保定文物專家勘察初步確定為東漢時期單體墓,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蠡縣政府於1987年7月在大宋台前立石碑一座,據石碑背面該縣地名辦所做的碑文記載,該土台相傳系漢代一公主“丹珠”之墓,因朝中戰亂逃到大宋一帶,病逝後葬於此處,又名“丹珠墓”。元代以前此台就已存在,縣誌載“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僧人普勝從五台山到大宋村,時大旱,普勝發誓,七日不雨焚身謝眾,後三日果然大雨傾盆,平地三尺,民悅,捐資於台頂建清涼寺。”清涼寺正殿座北朝南,東西廂房數間,山門朝南。萬曆、正德年間對清涼寺均有修繕,據說當時台上樓閣寺廟,香火興盛,晨鐘暮鼓伴隨著朗朗的誦經聲,倒也是一燒香許願的好去處。古人王荔登台有詩云:碧天涼雨小春時,殘菊疏籬壓故枝,雁抵衡陽隨暖翼,水凝河北趙寒澌。憶誰同上清涼寺,老我重遊大宋陂,回首含情增感慨,百年健興獨心知。

至清代清涼寺破損,1937年,日偽軍將“寺”拆除建上“崗樓”。1945年,蠡縣解放,民眾奮而將崗樓推倒拆除。如今台頂僅存明代青石質石碑一座,上面鐫刻著當時捐資修繕“清涼寺”的事跡和人名,石碑已倒且殘缺不全,荒草萋萋顯得分外荒涼,只有布滿土台周圍的酸棗樹還有一些生氣,此外還有關於清涼寺的一些傳說仍在當地民間流傳。

傳說

在蠡縣城西南五里地,有個大土疙瘩,叫大宋台。傳說大宋台上有個寺院。寺院中住著兩個和尚,一老一少。一天清早,老和尚起來後去打掃門前的小道,發現小道旁有一些畫不象畫、字不象字的印子,便把它掃去了。剛剛清掃完,走來一位虎背熊腰、南方打扮的中年人。他往地上看了看,問道:“地上那些東西你掃了嗎?”老和尚“嗯”了一聲。那人一跺腳,“哎呀!”了一聲說:“那是我布下的天羅地網,要逮昨晚鑽進寺院的一隻玄狐,你這一掃把它給放跑了。”中年人搖搖頭甩了甩手走了。

再說那玄狐逃出寺院,又修煉了幾十年,便回來報恩了。它討夢給老和尚說:“明天你到一個地方去,那兒有真經,得到了它就能成仙。”老和尚起初並不相信,但接連幾天都做了同樣的夢。於是對小和尚說:“徒兒啊,我要去取真經啦,不知啥時才能回來,你如果實在想我,就拿著這張畫像去找我。”說著,老和尚把一張沒畫著眼睛的像給了小和尚。並告訴他,以後,誰能把眼睛畫上,誰就是你師傅。說罷,老和尚便離開寺院走了。

過了一年,小和尚左等右等也不見師傅回來,他就背上畫像去找師傅。他一邊走一邊喊:“誰替我畫像!誰替我畫像!”周圍的人只是好奇的看看他,沒人拿筆替他畫像。後來他到了北京城,還是這樣喊。這件事傳到了順治皇帝的耳朵里。皇上處於好奇心,把畫像拿了過來,自己三下五除二就把眼睛添上了,又給了小和尚。小和尚拿回像一看,跟師傅一模一樣。他想起師傅臨走時的囑咐,於是大嚷著要見師傅。御林軍就把他領上金鑾殿。小和尚跪下,叫著師傅,把事情的原委訴說了一遍。明治皇帝聽完後雖然半信半疑,卻也動搖了永久做皇帝的信心。有一首詩道出了他當時的心情:“大地山河我為主,憂國憂民事多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如僧家半日閒。”後來,明治皇帝又留下了“十八年來不自己,爭名奪利幾時休,我今撒手歸西去,富貴榮華萬萬休”這樣一首詩,扔下皇袍,換上袈裟,出家當了和尚。每天清閒自在,比做皇帝舒服多了。正如詩上寫的:“鐵馬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日上三竿僧猶睡,看來名利不如閒。”幾十年過後,明治皇帝死在了五台山,他的塑像至今還在五台山的山頂上。

從此,那個玄狐又回到了大宋台,住了下來。據說每當夜深人靜,便看到一明亮的燈火圍著大宋台轉,人們說那就是狐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