咼宋台遺址

咼宋台遺址

此埠,咼宋台村稱其為“西埠嶺”,鄭家莊呼為“北埠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1 遺址為斜面堆積,西翼平緩,延伸較長,東翼系陡斷崖,深6—8米。 據此可見,咼宋台遺址絕非一般的村落遺址,以“帝丘”標準衡量,可稱得起“營丘之墟”。

宋台 :古遺址名,山東濰坊市境內, 位於壽光市城南7公里孫集街辦轄內,咼宋台村以西、鄭家村以北一高大土埠上。此埠,咼宋台村稱其為“西埠嶺”,鄭家莊呼為“北埠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1 000米,總面積102萬餘平方米。咼宋台村全部、鄭家莊北半部覆蓋於遺址之上。面貌為南北高,中間低,呈馬鞍形,北頭謂“台頂”,南端呼“鱉蓋子”。台頂由一條東西向深壑隔離,鱉蓋子被葫蘆峪(東西大溝)割斷。遺址為斜面堆積,西翼平緩,延伸較長,東翼系陡斷崖,深6—8米。遺址周圍,地勢平坦,一片沃野。東瀕彌河,距約1000米;其西230米有一條南北向故河道。其文化層堆積北、東、南面均在5米以上,西面較薄,約1米左右;北、東、南面斷崖暴露大墓6座,自深4—5米,寬2—3米,其中一座深達7米;東南角為小墓區,有的並列,有的疊壓,異常密集,不足20米的一段斷崖暴露出大小骨架30餘具。在1、2號墓西旁出現灰坑2個,坑內堆積為二層,上層厚約1米,夾有草木灰、紅燒土塊、鬲襠、簋口沿及座等,下層厚約0.55米,夾有灰土、罐口沿、豆柄等。
咼宋台遺址咼宋台遺址

遺址之上,灰坑連片,陶片成堆,俯拾皆是,蒐集和採集各類遺物數百件,其時代歷經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漢和南北朝;其出土文物有貝幣、石器、陶器、銅器、骨器、蚌器等。
咼宋台遺址,面積之大,堆積之厚,內含之豐富,遺物時代連續性之強,在彌、淄流域乃至全省商周遺址中實屬罕見,歷年來在其周圍諸遺址中又多次有商、西周、春秋時期的陶器、銅器出土,還在其南幾百米的地方發現了西周時期的大型制骨器作坊。據此可見,咼宋台遺址絕非一般的村落遺址,以“帝丘”標準衡量,可稱得起“營丘之墟”。這對研究和探討齊國及先秦一系列的歷史問題有重大學術價值,從而引起了我國考古界、史學界的重視。我國考古界權威、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曾於1978年專程到此考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咼宋台遺址與姜尚始封的營丘有關。”1988年,79歲高齡的蘇秉琦又率領參加“環渤海考古座談會”的全國近百位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到該遺址考察,專家們對遺址之氣魄讚嘆不已,對出土遺物讚不絕口,認為咼宋台遺址屬於“帝丘”遺址,與蘇埠屯墓群有關,與呂尚始封的“營丘”有關,考慮和研究古營丘問題,這裡是一條重要線索。
咼宋台遺址內含商末、西周早中晚、春秋、戰國、漢至南北朝幾個時期的遺物,對破譯商周時期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引起了國家、省文物部門和考古專家們的高度重視。 1977年1 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