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以應惠蘭編著的《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為教材文本,八個章節中設計了十五個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和套用了十幾種古今中外的教學法和教學模式。

基本信息

作 者:張藝寧著
出 版 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3-1
版 次:1頁 數:253字 數:263000 印刷時間:2010-3-1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18067903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仔細閱讀本書不難發現,每個課堂案例都經過精心設計,這裡有對學生的導入、啟發、互動活動,又有貼切、充分的語言素材,一環緊扣一環地吸引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交流,在提高語言能力、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開拓了思路、提高了素養。……只有真心愿意把教學事業當作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的人,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才會以滿腔熱情策劃好每一堂課。才會不計成本,只要對學生有利的就去做,這樣的老師怎么會不提高課堂效果,怎么能不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
——應惠蘭
精心組織、嚴格要求、方法創新、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張藝寧老師課堂教學的這些特點體現了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和創新的方向,這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和以培養提高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為主的教學目標。如果我們的每堂課,都有這么大的練習量、這么高的學習效率,大學英語課對於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就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劉新民
我喜歡春天,更喜歡秋天。秋天是個金黃的季節,是個收穫的季節。那麥田裡的金燦燦的麥穗,在迎著秋日的陽光微笑,春天的桃李搖落了花瓣結出一樹樹豐碩的果實。我期待著這本書的出版,因為這是我的教學和科研的果實。也期望這本書出版以後,能拋磚引玉,與更多的同仁站在三尺講台,看著明春的桃李盛開
——張藝寧

內容簡介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以應惠蘭編著的《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為教材文本,八個章節中設計了十五個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和套用了十幾種古今中外的教學法和教學模式。在探討語言學與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以及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重點研究了文學交感、先行組織者、沙漏模式、深層傳譯等理論;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在研究教學理論時,對中國的歷代外語教學理論也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探討,並以情境教學法與逆向思維教學法等設計了不同內容的英語教學課堂。《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科研成果,對於一線教師可起到拋磚引玉的教學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張藝寧,遼寧丹東人,1977年出生。2002年獲中國礦業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2006年獲校第四屆青年教師現代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並於同年獲浙江省青年教師現代教學技能比賽優勝獎。近年來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及教師行為研究。2005年至2008年期間先後主持課題四項,涉及“大學英語課堂活力”、“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行為”及“教師審美”等多方面的教學探討,其中一項為校級重點資助課題。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有關“英語教學”與“文學翻譯”的學術論文數篇。2008年暑期前往加拿大Mount Royal College進修,獲得優秀結業證書。

目錄

第一章 審美閱讀——調動內驅力的技巧
【理論與模式】文學交感理論:ATE閱讀模式
【設計案例之一】《人與動物》(B3U6)
【設計案例之二】《愛》(B2U1)
【教學反思:關注心靈的視窗】
第二章 沙漏模式——展示直觀教學的模板
【理論與模式】交際理論:沙漏模式
【設計案例】《語言》(B3155)
【教學反思:沙漏模式——教學模式中的一顆新星】
第三章 逆向思維——柳暗花明的蹊徑
【理論與方法】認知主義理論:逆向思維教學法
【設計案例之一】《生而成功》(B2U3)
【設計案例之二】《神秘的世界》(B1IJ6)
【教學反思:創造性教學和創造性培養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 創設情境——讓課堂走進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