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埠暴動

大埠,位於贛縣的南部,距當時的贛縣縣城贛州約80華里。東靠小坪鄉(現併入韓坊鄉)的大、小坪村,南鄰王母渡鎮的芫田村,西接贛州沙石鎮壓的峰山、雙橋村,北連大田鄉的杜屋、荷村、夏湖等。整個地形是東面有水雞崬,西面有峰山,中間有條從南向北流經的桃江河,屬於九連山脈的丘陵地帶。物產主要盛產稻穀、茶油和竹木,地下礦產有鎢、鉬、稀土等。1928年的人口約6000人。

暴動起因

革命前,大埠鄉廣大人民民眾在政治、經濟上遭受土豪劣紳的殘酷壓迫和剝削,過著暗無天日饑寒交迫的生活。廣大農民渴望團結起來,打倒地主豪紳,解脫壓迫和剝削,自己起來當家作主。

大埠鄉有一批在贛州求學的知識青年,如朱如紅、謝家禧、賴傳珠等。1926年冬起他們參加了“青年乾社”學習。在工農運動的薰陶、鍛鍊下,先後加入了共青團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他們回到家鄉積極開展革命宣傳和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5月國民黨“清黨軍”進駐贛州後,贛縣黨組織受到破壞,賴傳珠、朱如紅、黃世秦、謝家禧等組織旅萬支部,到萬安、泰和一帶繼續堅持黨的活動。黨的“八七”會議後,由於贛州形勢有所好轉,他們又回到大埠一帶進行秘密活動。

10月,新成立贛南特委,召開由各縣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特委擴大會議,決定整頓黨的組織,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準備組織暴動。賴傳珠、朱如紅等根據會議精神,選擇贛縣大埠附近峰山半山腰的崆峒國小為秘密活動據點,以招生辦學為名,向四周開展革命活動,發展黨員和農協委員,建立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準備武裝暴動。11月,中共贛縣縣委恢復,在贛州城重建10個支部,在農村成立東西南北4個區委。大埠地區屬南區區委,相繼成立了白石、里南、下坑、韓村4個支部。

1928年1月間,中共贛南特委、贛縣縣委在峰山上召開贛縣南區擴大會議。會議在分析形勢和部署整個贛西南武裝暴動計畫後,研究了大埠暴動的有關問題,並著手加緊了暴動的各項準備工作,宣傳“農工暴動”、“實行土地革命”,發動貧苦農民開展“抗租抗債”活動,籌集槍枝彈藥,訓練軍事武裝人員,組建農民暴動隊。

1928年1月31日晚,賴傳珠、鍾正泉、謝家禧在大坑的初洞坑召開會議,決定1928年2月18日舉行武裝暴動。

1928年2月18日9時多,在中共贛西南特委和中共贛州縣委領導下,以下坑和崆峒國小為據點,大埠各村2000多名貧苦農民拿起武器,舉行了贛縣最早的武裝暴動,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分別攻占土豪劣紳勢力聚集的上寨子彭屋和賴村,並將彭大奎、彭大茂等土豪劣紳的財產全部沒收,分給貧苦農民。當天,在大埠圩召開了慶祝大會。會上成立了贛縣(也是贛南)第一個紅色革命政權——贛縣南區革命委員會。主席黃世秦,委員有賴傳珠、朱如紅、鍾正泉、謝家禧、賴霸天、彭學禮等。革命委員會設在大埠圩真君廟,。為了粉碎敵人的反撲,保衛紅色政權,當天還組織了一支70餘人的常備暴動隊,隊長朱如紅。這也是贛南最早的紅色武裝。

1928年2月20日、21日,國民黨軍獨立第七師1個連兩次向大埠各村進攻,均被暴動隊擊退。

1928年3月22日,大埠暴動隊與土豪組織的靖衛團及國民黨軍1個連作戰,由於敵強我弱失利,許多暴動隊員犧牲。堅持鬥爭一個月的大埠暴動失敗。

堅持一個多月的大埠暴動雖然失敗了,但它在贛南工農革命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埠暴動震撼贛南,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豪紳的囂張氣焰,是贛南工農武裝奪取革命政權的第一次成功嘗試,在贛南革命史上創造了五個“第一”(或“最早”):

1、在整個贛南第一次成功打響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暴動取得了成功,並堅持鬥爭一個多月,前此一天的南康縣潭口暴動及其後的於都暴動均未能成功;

2、第一次成功地點燃贛南工農革命的燎原之火(前此一天的南康縣潭口暴動失敗,只打了槍,沒有打響;只點了火,沒有點燃),從此工農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贛南各地漫延燃燒,最後與井岡山的革命之火合流,漸成燎原之勢。

3、建立了贛縣乃至贛南第一個紅色政權——贛縣南區革命委員會(1928年2月18日成立),建立了贛南最早的紅色革命據點,為贛縣、乃至贛南人民開展土地革命、創建革命根據地取得了經驗;

4、建立贛南最早的工農革命武裝——大埠常備暴動隊(1928年2月18日組建);

5、從這裡走出了一位開國上將——賴傳珠(是贛南、也是江西唯一一位來自農村的開國上將,這也使大埠賴村成為贛南唯一出過上將的村莊) 。

暴動失敗

大埠暴動為工農革命隊伍鍛鍊、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暴動失敗後,參加暴動的革命志士們或分散繼續堅持更加隱蔽的鬥爭,或尋找黨的組織,追隨革命隊伍,繼續投身革命事業。賴傳珠、謝家禧、盧榮躲過了敵人設定的重重關卡,在湖南桂東找到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最後成長為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上將;羅貴波與蘭廣朱孚、朱如紅一道前往南昌、南京、山東等地追尋黨組織,朱如紅在南京雨花台壯烈犧牲,羅貴波成長為共和國的高級幹部。暴動領導人謝家禧後任紅35軍103師政治部主任,西河分委常委,1931年秋被當作“AB”團錯殺;暴動隊員鍾正洲、1929年參加紅軍,任21師某團團長,1934年犧牲於長征途中。在此後的革命征途上,大埠暴動的隊員中還先後湧現了鍾正泉、鍾正源、彭學禮等一大批革命烈士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