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半肉質,菌蓋密集覆瓦狀,著生於多分枝的菌柄頂端,寬達15cm以上。菌蓋半圓形,扇形或匙形,寬5-12cm,厚1-3mm,表面灰褐色,紫黑色、黃褐色或褐色,乾後部分呈近黑色或黑褐色,有輻射狀皺紋;邊緣淡黃色,薄而銳,波浪狀或瓣裂,乾時內卷。菌肉白色,厚1-1.5mm。菌管近白色,乾後呈褐色或污褐色,受傷處變暗色,下延,長1-1.5mm。孔面近黃白色或與菌管同色;管口略圓形至多角形,每毫米4-5個。菌柄分枝,長約3.5cm,粗約1cm。
菌絲系統一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到厚壁,有時微帶淡黃色,具簡單隔膜,分枝與否,直徑2.5-4μm。
擔孢子寬橢圓形到近球形,透明,平滑,5-7×4-5.5μm。
生於靠近闊葉樹木樁的地上。
中國分布
雲南大理點蒼山,海拔1900m,1959IX,王慶之采,29934。
![大型亞灰樹花菌](/img/5/2f0/nBnauM3XwQTN5YjNwMzN4QDO3QTMxEzNwQTMzQTNwAzMxAzLzc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世界分布
本種特點
本種的特點是菌柄數次分枝形成多菌蓋的擔子果。它與Grifolafrondosa的區別為後者菌蓋淡灰色,管口較大,生殖菌絲具鎖狀聯合。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二)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