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戰鬥

大坪戰鬥

大坪戰鬥,十九團於拂曉前埋伏在白灰樓後山上,十三團拂曉前占領大坪圩及周圍村莊,廿一團擔任打援阻逃之任務,一路埋伏長汀洞仔林口,阻擊從小溪增援及從霞寨敗逃之敵,另一路埋伏於大協關制高點,伏擊九峰增援及霞寨敗逃之敵。

戰前準備

1949年7月3日(農曆六月初八),中國人民解放軍閩西南聯合司令部第八支隊十三、十九、廿一等3個團為攻打駐防霞寨地區的省保全團,掃清解放平和的障礙,從蘆溪出發,挺進大坪鄉銅場保(今鍾騰)。當晚,指揮部召開連以上幹部會議,部署翌日大坪戰鬥方案,攻擊目標是霞寨白灰樓省保全三團二營姜連。會後,連夜行動。

戰鬥過程

埋伏在大協關的廿一團2個連與敵炮樓隔路相望,由於殺敵心切,翌日晨5時30分則乘敵起床出操之際,向敵陣地打了機槍,過早暴露目標。少頃,在大坪的十三團重機槍也打響,致使白灰樓敵軍姜連蟄伏樓內,原計畫誘其出樓則落空。在松柏腳家裡的大坪鄉長黃如齋,聽到重機槍後,知道解放軍主力進境,立刻帶隨從、親信登上樓後七嶺湖山向小坪逃竄。指揮部發現後,即令十九團三連追擊,並占領七嶺湖山頂。這時,保二團一營300多人,由營長賴德輝帶領從小溪走小路到達小坪圩,恰與黃如齋相遇,得悉解放軍進境情況,即令向大坪進攻。駐小坪的劉汝明部炮兵營也用炮火轟擊七嶺湖制高點。十九團三連指戰員挫敗敵人多次進攻,嚴守陣地。十三團、十九團陸續增援上來,用輕、重機槍向敵陣猛掃,打得敵軍往回收縮,結集在彭林的幾個小山上。霞寨白灰樓的敵軍姜連,於上午10時許,登上右側的石墓龍山,配合賴德輝部的進攻。經過半天的交火,解放軍的兵力、裝備、地勢、士氣均占優勢。指揮部決定發動總攻擊,挑選52名英勇善戰的指戰員,組成敢死衝鋒隊,配備卡賓槍、駁殼槍和手榴彈。下午5時30分,利用太陽西斜反射敵軍陣地的時機,指揮部下達攻擊令,兵分兩路,向姜連和賴營進攻。敢死衝鋒隊在強火力掩護下,一馬當先,猛插敵陣。姜連逃回白灰樓,緊閉樓門,賴德輝見勢不妙,倉惶逃回小溪。

戰鬥結果

大坪戰鬥持續一整天,雙方投入兵力3000多人。大坪民眾和地方工作團大力支持解放軍。這次戰鬥打垮保二團1個營、保三團1個連、劉汝明部1個營,擊斃敵排長2名,敵士兵傷亡數十名,繳捷克式機槍1挺、步槍8支、駁殼槍1支、子彈千餘發。解放軍犧牲1人,負傷6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