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性格:德國的古典精神

一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3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88378
條形碼: 9787500488378
商品尺寸: 22.8 x 16.6 x 2.8 cm
商品重量: 798 g

作者簡介

李長之(1910-1978),山東利津人。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兩年後轉哲學系。曾與吳組緗、林庚、季羨林並稱為“清華四劍客”。
他的主要作品有《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陶淵明傳論》、《批評精神》、《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文學史略稿》、《德國的古典精神》、《魯迅批判》等。

內容簡介

《大國性格:德國的古典精神》輯錄了李長之先生1933年至1942年間的六篇著譯,此版本根據上海書店1992年出版的《民國叢書》第四編(4056)中所收錄的東方書社1943年版本之影印版編排而成。附錄除原有的《介紹(五十年來的德國學術)》一文之外,另收錄了長之先生的一些著譯作品,內容涉及德國哲學、文學、詩歌等領域著作本身的目的,在於傳達德國之古典精神,即人文主義和理想主義,藉此也為讀者描繪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勝境。

媒體評論

長之先生以年齡論僅長我兩歲,以學識論,實在應該是我的前輩。且不說他的學問,即以他讀過的中國古典文史和英、德、法、日等外語的記憶、融貫和表達的能力,也是這種年齡的讀書人所不易企及的。
——啟功
李長之身體瘦小、性格內向、斯文寡言,但在他眉宇間卻透著一種靈氣和剛毅。每天黎明即起,一直虻到夜闌人靜,常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酷暑盛夏,他伏案於簡陋的室內,赤膊揮筆,汗如雨下;隆冬雪夜,寒氣襲人,他一邊呵手,一邊寫作。他曾由於勞累過度而吐血,但仍不停地寫、寫……用他女兒李書的譎說:“爸爸簡直入迷了!”
——羅先哲《文學評論家李長之》
德國古典精神對李長之的批評創作有深刻的影響。李長之於清華大學哲學系以研究康德的論文畢業,他對德國古典時代的嚮往由來已久。李長之所理解的“德國古典精神”包括對“人”、對文化、對藝術審美鑑賞力的重視,以及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互補。李長之在《德國的古典精神》的序言中說他有三個嚮往的時代:一是古代的希臘,二是中國的周秦,三是德國的古典時代。在他看來,這三個時代思想上有許多共同之處,最顯著的就是都企求“完人”,同時那些思想家本人則是一些“有生氣的治人”。
——祝宇紅《從“感情的型”看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目錄

再版題記
自序
第一編 溫克耳曼(1717—1768):德國古典理想的先驅
一 導言
二 溫克耳曼生活之三期
三 溫克耳曼的主要著作及其批評
四 結論——溫克耳曼之精神
第二編 康德(1724—1804)對於人性之優美性與尊嚴性的提出
譯者導言
一 論優美感與壯美感之不同的對象
二 論人類之一般的壯美性與優美性
第三編 歌德(1749—1832)對於人生問題的解答與收穫
一 考爾夫
二 《歌德時代之精神》
三 《歌德及其生活之意義》
四 《(東西詩集)之精神》
五 《古典的人本理想》
六 《(浮士德)觀念之演化》
七 《歌德之生活觀念》
八 結論
第四編 席勒(1759—1805)精神之崇高性與超越性
第五編 宏保耳特(1767—1835)之人本主義
一 導言
二 宏保耳特之精神進展及其著作
三 宏保耳特所生之時代及時代精神
四 宏保耳特之思想
五 結論——宏保耳特之人格
第六編 薛德林(1770一1843):大橡頌歌
附錄
介紹《五十年來的德國學術》
古典概念之根本探討
偉大的性格之反映——漫談《維持》和《浮士德》
論德國學者治學之得失與德國命運
譯康德《判斷力批判》序言
近代哲學之極峰(上)——康德
近代哲學之極峰(下)——黑格耳
《文藝史學與文藝科學》譯者序
研究近代德國文學史之門徑
略談德國民歌
歌德童話:新的人魚梅露心的故事
德詩選譯
贈歌德(並序)
送季羨林赴德國兼呈露薇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