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縣民俗風情

大同縣民俗風情有:踢鼓秧歌——角色較多,舞蹈動作與場面變換較為複雜;高蹺——以木製的一雙高蹺腿子(約三、四尺)分綁在表演者的腿上,撐高身子,在行進中隨鼓點做各種舞蹈動作;抱跤人——特製兩人,著壯士服,一人操縱,作摔跤、翻滾、踢打等動作,縣內僅西坪藝人魏吉精此特技;獨角戲、威風鑼鼓、燈官、撓閣等。

踢鼓秧歌

流行於杜莊、吉家莊、麻峪口、峰峪一帶,以利仁皂出名。由於角色較多,舞蹈動作與場面變換較為複雜,所以人們又稱之為“亂秧歌”。相傳,梁山英雄在攻占某城池時,為了迷惑守城將士,一個個穿紅掛綠,妝扮成踢拳賣藝模樣耍起秧歌混入城中,裡應外合大功告成。故鄉人曾有踢鼓秧歌是表現梁山好漢的說法。本縣踢鼓秧歌在組織形式上每班由十七人組成。順次為秧歌頭一人(舞繩拂為全隊指揮),公子一人(舞摺扇),大腳婆一人(舞苕帚),踢鼓四人,拉花四人(打小鼓或小釵),打棒四人(打花棒、棒長2尺),看書先生一人,絡毛猴一人,均為古裝打扮。踢鼓的武生裝飾,頭戴氈捏子,額插英雄花,表演以猴拳立勢,配以武術二踢腳、八叉、虎跳等,動作健美,英姿勃發;拉花的行如流水,舞姿飄逸;打棒的風流活潑,動作遒勁;看書的狀如老朽,默然滑稽;絡毛猴詼諧幽默,跌宕不羈;公子動作瀟灑;大腳婆打渾逗趣,全隊表演有分有合,繁簡有致,自然流暢,按套路進行,一環緊扣一環。場記構圖有“鳳凰雙展翅”、“天地牌”、“二龍出水”、“四門斗”、“五葫蘆”、“大十字”、“銀錠鉚”、“蕎麥棱”、“蒜辮子”、“雀和群”、“五雷陣”、“順八倒八”、“月牙”、“園場”、“八卦穿頂”、“蛇盤九顆蛋”等。結尾擺“天下太平”、“歡慶豐收”、“文明村”等字樣。
踢鼓秧歌以打擊樂(鑼、鼓、釵)伴奏。鼓點有亂鼓、起鼓、行進鼓、切鼓四種。
利仁皂踢鼓秧歌老藝人劉生連各行當皆精,被人譽為“老小子”,同時胡福光,胡振華承其藝技並在學生中教習傳授,使這一古老藝術形式得以發展。
近年,踢鼓秧歌不斷吸收借鑑外地精湛技藝,引進戲劇和武術等藝術形式,逐漸豐富發展、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活潑健美、豪放剛勁、表演嚴謹有序的藝術風格。

撓閣

歷史悠久,頗具特色,據清《大同縣誌・風土》記載:“6月22日布行祀關帝,儀極豐隆,獻戲之外,又扮架戲十數,舉國若狂,頗有慮男女同途者。唯禮義自守之家,能自禁約。至其奉帝君神像,隨架戲遍歷街衢,殊為不敬。屢經名人曉導,間有自知其非者,然積習已久、猝難遽變”。疑“架戲”即後來的撓閣、抬閣。據考,此種民間藝術形式,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如高台、抬閣、背閣、背棍、鐵棍、撓閣、晃閣等,向有“空中舞台”、“空中舞蹈”、“無言的戲劇”之美稱。早在明代,這種形式便已形成,主要用於祭神祈禱活動上,每逢祭祀之日,藝人們分別扮演各種“神”或戲劇人物,在吹吹打打的音樂伴奏下,從神廟裡走出來,然後沿街行走,招引人們圍觀。往往因人群熙攘,觀者甚眾,難以看清。便把扮演者縛在鐵架上背起來,或在木板上抬起來,即為“架戲”,據說這就是撓閣的由來。本縣撓閣流布倍加造、周士莊、許堡、黨留莊、峰峪、徐町、巨樂、閣老山等鄉鎮,尤以倍加造為最。1985年春節文藝調演,該鎮組織四百多人的撓閣隊來縣城獻技,陣容龐大,技藝非凡,令人目不暇接,解莊撓閣經常應邀到大同市表演,解放前還至綏遠(今呼市)一帶活動。
撓閣由上下兩人表演,下由一男性青壯年雙肩縛有一特製鐵架,架上再縛一男(女)稚童,扮演《白蛇傳》、《唐僧取經》、《翠屏山》等節目。童者彩衣彩裙,頭戴花帽花冠俊扮。女角往往在裙後翅出兩隻“小腳”,文革時,小腳被革。
撓閣有單閣雙閣之分。撓一人為單,撓二人為雙。表演技巧有擔閣、轉閣。撓閣是力與美的結合,特點可概括為飄、高、偶。“飄”即底坐隨鼓點扭動身軀,架上“撓閣人”(俚稱)輕舒雙臂,隨之擺舞,大有飄飄欲仙之感。“高”即撓閣鐵架高約2.5―3米,高險挺峻,似空中舞蹈。“偶”即撓閣人下身緊縛在鐵架上,由底坐操縱其舞蹈動作,形同木偶。
抬閣,也叫高台。《武林舊事》有雲“有以木床鐵擎為仙佛鬼神之類,駕空飛動,謂之抬閣。”後來人們在木箱上豎立鐵柱,上扎人物(少男少女)、山水、花鳥、魚蟲,連同神靈一起抬著遊行,多以戲劇、神話故事為內容。建國以來,唯周士莊鎮一些村莊仍保留這一傳統藝術形式,並去其迷信色彩,加入了歌頌英雄人物的內容。撓閣抬閣伴奏樂器以鼓鑼釵為主,有的還伴以嗩吶吹奏。

高蹺

據《通典》載:後魏六年增修雜戲有長蹺。這種遊戲始於戰國,盛於宋、元民間。直至現在高蹺裝扮仍與戲曲人物結合,高蹺也叫扎拐子,以木製的一雙高蹺腿子(約三、四尺)分綁在表演者的腿上,撐高身子,在行進中隨鼓點(××××| ×××× ×| ××× | ×× | ×××× ×| × ××
× ×× | ×× ×)做各種舞蹈動作,除扭秧歌、單跳、兩腿並躍外,
還有許多特技,如“跌八叉”、“站扁擔”、“蹺上推車”、“過仙橋”、“跳高桌”“金雞獨立”“朝天蹬”等。動作高難驚險,觀者為之嘆服。高蹺多扮戲劇,節目有《打漁殺家》《三打白骨精》、《白蛇傳》等,也有演現代劇,古裝時裝皆有,不拘一格。建國初,婦女上蹺風行全縣。近年來尤講服飾華麗,出現了長褲腿高蹺。

抱跤人

俗稱“二鬼摔跤”屬雜耍武技類。特製兩人,著壯士服,一人操縱,作摔跤、翻滾、踢打等動作,縣內僅西坪藝人魏吉精此特技。

燈官

兩人抬一木槓(三寸粗,丈余)上坐一人,頭戴烏紗帽,扮醜官,觀眾手持花燈尾隨嬉戲,醜官作各種滑稽動作,此活動瀕臨失傳,只巨樂村一處表演。

獨角戲

由一人表演,與“抱跤人”有異曲同工之妙。節目有“豬八戒背媳婦”
“翠連逃婚”,通過尋路、過河、上坡、下坡等動作表情,邊唱邊舞,突出在特定環境中人物的內心世界。獨角戲街頭、舞台皆可演出。離休老幹部仝啟順善於此技。

威風鑼鼓

來自晉中一帶,場面宏大,氣魄雄偉,鏗鏘激揚,振奮人心。威風鑼鼓一般人數不少於30人,分兩列站在汽車上,演員一律為古裝武士打扮,個個表現的驍勇精悍,置大鼓兩個,每鼓由四人同打,兩列之人擊大鈸,樂曲由一人揮旗指揮。節目大多是《梁紅玉擊鼓戰金山》。
此外,有倍加造鎮蔚洲町、東村、西村的“對子馬”“拉駱駝”“耍錢會”等民間舞蹈形式,惜近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