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實驗中學

大同市實驗中學

大同市實驗中學是大同市政府2005年7月1日審批成立的一所高起點、現代化、示範性的寄宿制公立完全中學,坐落在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美麗的文瀛湖畔。 新成立的大同市實驗中學,重新選派校長、組建機構、招聘教師、招收學生。同時比照大同一中和大同二中的建制,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高質量的要求來創辦學校。學校定位為市內一流、省內名校、全國知名。 毗鄰大同市氣象局,開發區工委。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坐落在美麗的文瀛湖畔,與山西大同大學隔湖相望,東臨大同雲岡機場,東北、東南有得大高速公路和京大高速公路。

校園環境

大同市實驗中學 大同市實驗中學

校園占地面積200畝,綠化面積超過百分之六十,高標準教學綜合樓兩幢、實驗樓一幢、電教樓一幢、科技樓一幢,教師公寓兩幢;學生公寓六幢、立體餐廳兩幢。每個教學班都裝有液晶投影儀、實物展台、中控、音響系統等多媒體教學設施,教師配備有筆記本電腦,師機比達到1:1。校園區域網路已投入使用,網路接點配置到每個教師辦公室和班級;一幢實驗樓,內有3個化學、3個物理、2個生物實驗室及足量的準備室、庫房 和辦公室;一幢電教樓,開設2個多媒體教室、2個語音教室、2個計算機室、8個藝術特長專業教室、2個可供240人同時閱覽的電子圖書室、一座高標準的天文台和一個可容納570人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投資近500萬元的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操場1個,足球場1個,籃球場6個和6000平方米的體育館;醫務室、洗浴中心、超市各1個;學校建有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廣播音響系統,學校安全監控,為日常教育教學、安全保衛需要提供了保證。

辦學歷史

原大同二中分校衛星圖 原大同二中分校衛星圖

前身為大同市第二中學分校,建造之初僅有高中教學樓,電教樓,實驗樓,平麵食堂,三幢學生公寓和一個簡易土操場,由於原學校為公私合營,持續時間並不長。後來在大同市政府於2005年7月1日審批,在原二中分校基礎上擴建成立了一所高起點、現代化、示範性的寄宿制公立完全中學——大同市實驗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方向

力求使學校成為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實驗性、示範性的大同教育之窗。力求使學校在辦學環境、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學改革、辦學成果等諸多方面跨入山西省優質學府的行列。

辦學目標

打造一支精品教師隊伍,培養一批學養豐厚、熱愛學生的教師,推出一批學者型、專家型教師;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構建開放性的育人體系,注重培養過程,培養一批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優秀學生。

師資力量

學校面向全國選調優秀教師,有碩士學歷16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5人,中級教師80人,本科以上學歷達100%,有24人獲國家級榮譽和獎勵,省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達30多人。在各級政府關懷下,學校從篳路藍縷到初具規模,經歷了十載的風雨洗禮,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嬗變。

語文教師李英傑——原大同一中名師,講課條分縷析、富有啟迪性,學生在課後都有餘音繞樑之感;楊雷副校長——原大同一中名師,數學講得深入淺出、簡潔明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如飲甘露;於雁軍老師——內蒙古自治區骨幹教師、包頭市名師,英語口語純正流暢,講課揮灑自如、詼諧幽默;楊宇老師——江蘇名師,文化功底深厚,語言精湛;李海英夫婦——古都西安名師,能把辨證唯物主義與現實生活中波瀾壯闊的事件巧妙勾連;鄭立雁老師沿絲綢之路而來——甘肅武威名師,講課清新自然,別具一格;石仲文老師——雁北名師,用他那善辨的口才,講述著物種的起源;李志剛老師——右玉一中名師,潛心鑽研國語,用心教育學生,語言表達精煉,教法得當,給學生以美好享受。

管理模式

對學生實行全封閉模式。鋼性制度柔性管理,公寓內設定溫馨如家,派有專職生活班主任,實行準軍事化管理,食堂一伙食營養配餐,課外活動豐富多彩。

文化傳統

以德為先,構建和諧校園;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愛國、科學、民主,以辦真教育、樹真人才

學校領導

首任校長

趙興華,男,195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原山西省重點中學渾源中學校長,原山西省大同市實驗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

趙興華 趙興華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首屆“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山西省中學語文“金鑰匙”獎獲得者,山西中語會理事。1993年,他作為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江澤民總書記接見,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校長,2010年被評為德育工作優秀校長。

自2005年任山西省大同市實驗中學校長至2014年初,他提出“人本、人性、人文”辦學理念,面向全國選調優秀教師,大膽革新,實施“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質量育人、高效能辦學”,堅持“創名校、出名師、育名生”的辦學目標,從05建校至14年九年來,實驗中學從管理到教學,已經走在大同市教育行列的前沿,成為具有高起點、前瞻性、創新性、實驗性、示範性的大同教育視窗。

他曾先後主持山西省大同市實驗中學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並確定該校為本課題基地學校;負責課題《最佳化課程配置,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經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總課題專家組審核,鑑定等級二等獎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

趙興華校長的辦學思想還被《成長中的教育家:全國優秀校長辦學思想錄》一書收錄

第二任校長

薛志文 薛志文

薛志文,男,55歲,漢族,大學,研究生,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一九八零年七月參加工作,原大同四中校長、黨總支副書記。2014年1月17日經市委市政府委派調任到大同實驗中學擔任校長一職,現任大同市實驗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

1985年――1993年在大同十四中工作,先後擔任班主任、教研組長、教務處主任、副校長職務。曾帶過的班高考成績優秀,達線率達30%,所教數學科成績名列全市前茅。在擔任教務處主任、教學副校長期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由於他的工作出色,先後被評為“大同市優秀班主任”、“大同市德育先進工作者”、“大同市優秀教師”、“大同市優秀黨員幹部”等。1993年破格晉升中學高級教師,是當時我省最年輕的高級教師。

1994年――1999年,任大同十二中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帶領全校師生員工,經過五年的艱苦奮鬥,硬是把一所“師資素質差、辦學條件差、教學質量差”的三差學校,變成了一個全市矚目的優秀學校,中考成績連續三年進入全市前五名。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任期目標考核優秀學校”,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並榮獲“全國環保網路學校”“山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西省治理亂收費先進學校”、“大同市綠化先進單位”“大同市衛生達標單位”、“大同市考核先進單位”、“大同市文明學校”、“大同市文明單位”等稱號,個人先後被評為“山西省精神文明先進個人”、“山西省三育人先進個人”、“山西省創建衛生城市先進個人”、“大同市勞動模範”、“大同市傑出青年”、“大同市勞動競賽二等功”等。

1994年 2月 ,大同市十四中優秀數學教師薛志文離開十四中到了十二中 ,成為大同市當年最年輕的校長。面對他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學校底子薄、生源差、教師隊伍不穩定 ,且參差不齊 ,教學設備也十分簡陋。十二中該如何振興呢 ?面對社會和家長的疑慮與擔憂 ,薛志文確定了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的辦學思路 ,狠抓了三個轉變 :一是轉變教育目標觀 ,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目標 ,不求人人升學 ,但求人人成才。二是轉變人才質量觀 ,不以能否上重點高中作為唯一標準衡量學生。三是轉變教育質量觀 ,不單用分數衡量教育質量。與此同時 ,學校力促“四個一”活動的開展 :上好每一節課 ,關心每一個學生 ,規範每一個言行 ,不讓一個家庭困難學生輟學。全校上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活動 ,為了搞好改革 ,他經常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 ,邀請市教研室人員來校觀摩指導。十二中慢慢地變了 ,學校教學質量穩中有進 ,連續三年中考成績位於市直學校前列。學校門口掛滿了國家、省、市授予的各種榮譽金牌。他也成為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省先進文明個人。1 999年 5月 2 0日 ,薛志文又走進了十中的大門

1999年――2002年,任大同十中校長。他開拓進取、勤奮工作、負重奮進、爭創一流,經過努力,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使校風校貌有了根本的變化,社會聲譽空前高漲,成為全市學生擇校的熱點學校之一。學校被評為“山西省文明單位”、“山西省勞動競賽集體二等功”、“山西省優秀基層黨組織”、“大同市文明單位”,2001年學校被評為“省示範國中學校”,他本人也被評為“大同市文明市民標兵”“大同市跨世紀傑出青年”,學校多次受到省、市級領導的讚揚。

二00二年四月,薛志文同志任大同四中校長、黨總支副書記後,正值新一輪教育改革大潮的興起,他審時度勢、卓有遠見地提出積極吸取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精華,走符合四中實際的辦學之路的思路。

2014年1月17日調任至實驗中學後,積極改變校園風貌,投巨資進行了校園硬化亮化工程,校園監控安防工程,圖書館改擴建工程(由田家炳先生捐資)等,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薛志文同志還是中國數學學會會員、山西省自然學會會員、山西省教育學會會員、大同市數學學會理事。參加過大型辭書《數學辭海》的編寫工作,有三十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或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