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易場

內容介紹

《大交易場美國證券市場風雲實錄》主要內容:20世紀初的美國證券行業以紐交所搬遷到嶄新的大樓為起點。度過了繁榮和高速發展的100年。21世紀的美國證券行業卻以熊市和廣泛發生的醜聞開篇。也許,已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美國證券市場需要新的模式和風格。
無人能夠預料美國證券行業在新的100年裡將如何發展。然而,美國證券市場卻在新紀元開始之時出現了一連串不穩定的因素。
具有200多年歷史的股票拍賣模式將會壽終正寢嗎?已經運行了100多年的金碧輝煌的紐交所交易大廳會成為歷史嗎?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的歸屬在哪裡?ECN市場會成為最終的贏家嗎?美國證監會會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立場上後撤嗎?美國證券市場的結構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良和變化?美國國會建立全美統一證券市場系統的願望能實現嗎? 如果說美國證券市場上確實存在一樣不會改變的東西。也許只有道瓊斯工業指數。
當年名不見經傳的查爾斯?道先生有足夠的想像力發明道瓊斯工業指數,但是絕想不到100多年之後的人們是如何為之瘋狂。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實際上道瓊斯工業指數才是真正主宰著美國證券市場的神經。僅涵蓋了30隻股票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曾經几上幾下,不斷在美國證券市場掀起狂瀾。當指數直線上升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忘記過去的傷疤,瘋狂地湧向股票市場。當指數一瀉千里的時候,人們會哭天喊地,捶胸頓足,甚至全美乃至世界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但最後,人們還會再排起隊來繼續買賣股票,睜大眼睛注視著紐約證券交易所行情發布器上一個又一個滾動的股票價格。
這就是“大交易場”最真實的寫照。

作者介紹

林建,20世紀80年代初赴美國留學,獲美國紐約州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碩士。回國前就職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任主任設計和分析師,負責設計和參與開發了多個至今仍在使用的實時交易套用系統和實時交易監控套用系統。回國後進入證券行業,就職於聯合證券期間被中國證監會聘為技術專家,參與了IT信息技術委員會和計算機2000年問題工作小組工作。同時長期關注美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和發生的重大事件,現就職於IBM中國公司,任職證券行業資深諮詢顧問。曾在《證券周刊》《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IT經理世界》發表相關文章。

作品目錄

推薦序一(戴文華)推薦序二(陳靜)推薦序三(章錚)前言引子 1第1章魅力金融華爾街 4源起華爾街 4金錢的魅力 5世界證券交易中心 7重要的國際貨幣中心 9第2章多姿多彩的OTC市場 13曾經的混沌 13充滿活力、不斷變革 16立法成立全美證券經銷商協會 19分割、虛擬的多層次市場形態 22批發業務和其他業務 24第3章鮮為人知的分值股票市場 27分值股票定義 27世通公司涅 28特點鮮明且獨特 35粉單市場特立獨行 40相對規範的OTC公告版市場 45高風險特性及監管 51第4章造市商 57投資者的黑色星期一 57經紀人和經銷商 60市場模式及責任 63做市 68交易執行過程及服務分類 73第5章造市商的價差遊戲 87 “價差門”醜聞 87收緊監管的準繩 93全美證券經銷商協會分權 101市場與監管的雙螺旋 103第6章迅速崛起的ECN市場 108繁榮及變化的版圖 108市場模式 111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陷困局 115第7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120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市場 120市場形態 124交易模式 130計算機套用系統 135瘋狂的擴張之路 143波瀾壯闊的泡沫 148面對生存的挑戰 149第8章納斯達克新一代交易系統誕生記 152反對聲浪和美國證監會的支持 152老舊難堪的交易系統 157超級蒙太奇 160無法承受之重 166第9章證券市場大崩潰和信用交易管控 171前所未有的大崩潰 1712000年的市場調整和融資融券 175融資融券業務的管控 176 “裸賣空”導致清算風險 184第10章紐約證券交易所 187顯赫的市場地位 187交易大廳 191交易席位 195專家業務模式 199新舊輝映的交易模式 214監管模式與手段 225科學技術的創新和套用 237悠久的歷史 245第11章新世紀的挑戰 252醜聞籠罩華爾街 252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退潮 265紐約證券交易所地震 279立法和監管的改良 296新的100年 306後記 309參考文獻 3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