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戒學
戒律的修學。三學之一。戒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從淺處說,佛教的戒學,是人生倫理道德的規律,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準則。往深處講,戒是塑造人格乃至於圓滿究竟...
來源 名義 入道之基功德 中國地位 -
戒日王
日王(梵S/I^la^ditya,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乃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為...
人物簡介 社會評價 -
念戒近道
《念戒近道》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這是本經的第三十七章,這一章是說你相信佛的戒律,不論離佛多遠,也都是在佛的面前。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譯者簡介 -
戒日王[印度歷史人物]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為中國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遊的緣故,而...
人物簡介 社會評價 -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大乘的相應梵語是“Mahayana”,是大的車乘之意。在佛教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教法中...
名稱由來 歷史沿革 思想特點 四大菩薩 主要經典 -
大乘非佛說
大乘非佛說,起自部派佛教後期,大乘佛教經典開始流行時。傳統的上座部佛教部派,不承認這些經典的地位,認為這些經典皆非釋迦牟尼佛所說,對這些大乘教經的權威性...
起源 早期記載 正反見解 論證 事件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稱“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裡面的“...
經典傳承 佛教流傳 分類概說 南傳經典 聲聞乘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八卷。唐·般若譯。略稱《本生心地觀經》、《心地觀經》。收在《大正藏》第三冊。內容敘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文殊等諸大菩薩開示出...
簡介 心地觀 實踐法門 根本主張 包含問題 -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所顯示,是大乘佛教的概要,而且也是全部佛法的概要,包括大小乘。雖然它的重點是在大乘的六度法門,但對於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等主要教義均有說明。統括...嘗試性的連繫解說。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是大正藏的第二六一部經,也就是以詮釋...
一、本經的性質 二、本經的概略 三、本經的要點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