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山大學教授陳春聲,加拿大潮商會會長林少毅等作序作者介紹
只為把潮汕文化更好地展示在世界的舞台上,丁爍經過十多年的考察、積累,2009年開始在網上用圖文並茂的形式連載《夢回潮汕》(原名《艷遇潮汕》),其新銳的觀點和其所記錄的本土民風民趣,在網路和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同時受到許多學術界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好評。至今年7月份正式結集出版成為實體書以來,該書又先後亮相國際書展而備受矚目。近日,記者通過網路途徑採訪到這位“80後”的潮汕青年……“潮汕人是曾以花為圖騰的民族”、“潮汕人天生會說韓語和日語”、“潮汕畲族村莊還有很多未被發現”……這些神秘、大膽、新奇的猜想出自一本圖文並茂的潮汕文化讀物《夢回潮汕》(原名《艷遇潮汕》),這些文章自2009年在網上連載開始,就以其新銳的觀點和其所記錄的本土民風民趣,在網路和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同時受到許多學術界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好評,至今年7月份正式結集出版成為實體書以來,該書又先後亮相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英國倫敦國際書展,並在加拿大國際“潮人節”上備受矚目。讓人更為驚訝的是,作者丁爍僅是一位“80後”的潮汕青年。
近日,記者通過網路途徑採訪到丁爍本人,問及其寫書的初衷,他自豪地說:“只是希望把潮汕文化更好地展示在世界舞台上,作為潮汕‘80後’,我們有這樣的使命和義務。”
緣起:一個“80後小驢”的潮汕文化情結
丁爍是一個名符其實的“80後小驢”,從小熱衷戶外旅行。2001年,一個想法在他腦海里萌生:將潮汕未被挖掘的原生態風情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來,附帶攻略,集結成冊。
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需耗時多年的龐大的工程,其涉及的知識量也難以想像,這讓小丁爍一度打消此念頭。但是他對旅行的狂熱不減,在成長過程中又用業餘時間環遊了大半箇中國,對比下發現:還是潮汕文化特別。由於他平時還喜歡鑽研古籍,也經常到鄉村田野中考察與拍攝,以及向多位潮學專家請教,不知不覺中竟積累了不少素材與線索。
2008年,丁爍以記者身份趕赴5.12汶川地震災區採訪,在一次餘震中險些喪生,“大難不死”的他聯想到自己的潮汕家園是那么美好,於是寫書的信念再一次燃起並堅定下來: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家鄉美好的事物記錄下來。2009年1月的一個夜晚,丁爍在深圳的街頭漫步,忽然體會到一個非常想念潮汕故鄉,又對潮汕文化失去了解的遊子心情是多么苦悶。他意識到,這本書若真要寫得好,就不能只停留在普通遊記、旅行日誌的層次上那么簡單,而還需要以一個更深透的角度對家鄉本土文化進行挖掘和傳遞,讓作品不但能勾起老一代人的美好回憶,還能激發年輕一代對自己家鄉文化風俗的好奇、了解、欣賞之心。丁爍意識到這是一份巨大的責任。彼時,關於這本書的素材也已積累近一半,他在一剎那又有了靈感,回家重新修改目錄,繼續完善書的內容。
歷程:探秘,探險,探知
在實地考察拍攝的過程中,有一年元宵夜,他到揭西一村子考察拍攝,被當地村民當成拐賣婦女的人販子,慘遭“跨村追捕”;有一次在山裡迷路,只能在墳墓邊上露營;還有一次登山探險,差點摔下懸崖……
由於丁爍本身不是專業的考古研究者,所以在找尋素材的時候,他很重視通過專家學者來指導自己,而自己也邊學習邊研究,把潮汕文化中涉及到的歷史、考古、民族、語言、建築、生物、地質、藝術等各學科都觸類旁通。在大膽猜想潮汕人會說大量日、韓、泰等語言的時候,更是藉助各種外語發音軟體進行研究,為“取證”而一遍一遍聽單詞作對比,在多種語言交叉的集合里探秘。
前後十多年的積累,無數個通宵工作,其中樂趣與苦悶的交織,只有丁爍自己明了。
2009年,當丁爍以“青蛙探險”的筆名,把書稿發表在天涯、E京、藍色河畔等網站連載時,立刻引起了許多網民的關注,獲得了數以百萬的點擊量和轉載,書中的觀點讓很多潮汕人覺得不可思議,網友們競相發表自己看法,並紛紛提供題材線索。不少在外地讀書和工作的潮汕年輕人也上網聯繫到他,要與他交朋友。
能將少年時期的夢想變為現實,丁爍坦言,自己為寫這本書付出了大量心血,反過來這本書也讓自己收穫了更多有價值的知識和閱歷。他謙虛地說:“網上連載期間,很多人問我為什麼網名叫‘青蛙探險’,因為學到知識越多,會感覺自己越渺小,正如井底之蛙,越接近天空,看到的天空越大,感覺自己越渺小。”
喜果:實體書銷往世界各地
一位泰國華僑看到泰國報紙上有《夢回潮汕》現身德國書展的新聞,還把報紙帶到汕頭給丁爍。
今年7月,《夢回潮汕》正式出版,在社會各界和世界各地收到很好的反響,受到海內外鄉親乃至一些外國人的喜愛,許多旅外鄉親、海外華僑得知有這么一本書,更是爭相預訂,書因此熱銷到十幾個國家。
丁爍介紹,《夢回潮汕》全書13萬字,書中1000多張圖片均為他實地拍攝、調查采寫。書中首次披露潮汕人與花圖騰的關係、潮汕話與日韓語關係、藏寶傳說解密等,收錄了約100處原生態的村莊與各類民俗活動,還有十幾處瀑布森林探險穿越線路,並配有吃住行的攻略。該書目前正在《汕頭廣播電視周報》連載和汕頭電台做每周一次的節目,吸引了諸多讀者聽眾,也得到許多學術界的專家學者的肯定。如美國康奈爾大學人類學博士、汕頭大學教授FELIX就評價說:“我在潮汕呆了好幾年,做社會研究,比較枯燥。聽作者說寫了這本書,一開始我很吃驚,感覺大部分潮汕人對本身的歷史文化了解不會多,能安靜下來專門寫自己文化的人更少。當我看到書稿後就特別喜歡,讓我很輕鬆地去了解潮汕文化。現在我們一幫人都纏著作者帶我們去玩。”
“我寫完這本書之後,發現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潮汕人太神秘了。”丁爍以一句話形容了自己的創作感想,他謙虛地表示,自己所挖掘的只是潮汕文化的一點皮毛,希望今後有機會或有賢者能寫續集,並深入研究。他還說,接下來要做該書的中英文對照版,希望把潮汕文化更加廣泛地展示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