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從洋底裂隙中流淌出來的財富--多金屬軟泥主題詞或關鍵字: 海洋科學
內容
在大洋洋底還有一種被人們稱做是從洋底裂隙中流出來的財富--海底熱液礦床。這種海底熱液礦床的發現時間距今只有20多年的時間。1974年7月,美國和法國的海洋學家在大西洋中脊進行聯合調查。當深海潛水器載著考察人員徐徐駛入幽暗的大洋深處時,考察隊員們通過潛水器上的觀察窗,觀察到在大洋中脊的一些裂隙中,溢出了許多像打破的雞蛋黃狀的物質,形態千姿百態,有的像一塊薄板,有的像圓錐體,有的像一卷卷棉紗,有的像一串串棉繩。這種現象立即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這些從洋脊裂谷中流出來的物質,正是被人們稱之為“未來戰略性金屬”的海底熱液礦床,也叫多金屬軟泥。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熱液礦床主要形成在洋中脊的裂谷中。因為這裡地殼較薄,熔融的岩漿從地球內部不斷湧出,形成新的海洋地殼。這種地球內部來的物質,既含有多種金屬,又有很高的溫度。當它們接近海底表層時,海水通過若干細小的裂隙向下滲透,與地球內部來的高溫物質接觸後,發生化學反應,使其中的金屬析出來,形成富含金屬的熱水溶液。這些熱液在洋底孔隙較大的地方以很高的速度噴出來,形成了一座座富含金屬的煙筒狀堆積物。它們的體積差別很大,有的高几十米,底寬數百米,小的則僅有1~4米,底面寬5~15米。噴出的高溫熱液與冷海水接觸後溫度降低,其中被溶解的金屬沉澱在海底堆積成礦。這種熱液礦床富含鐵、錳、鉛、鋅、金、銀等多種金屬。金屬以硫化物和碳酸鹽的形式存在。把這種軟泥似的熱液礦床提煉後就可以獲得所需的金屬了。經調查發現,全世界約有1億平方千米的海底分布著軟泥狀的熱液礦床,而且它們還是活礦床。據估計,它們以每4年增長5毫米的速度發展著。在這1億平方千米的海底,金屬軟泥中所含的銅一項每年可淨增5萬噸。海底熱液礦的發現,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一些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由政府出面,制定了中長期開發計畫。德國已研製成功了一種開採多金屬軟泥的設備:即在採礦船下拖曳一根長2000多米的鋼管,管的底端裝一抽吸裝置。該吸礦管把含有海底重金屬軟泥的海水吸到採礦船上,經過去水處理,得到濃縮的金屬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