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多邊文化研究》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辦的學術刊物,最初作為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的學術紀要,它的第一卷恰與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年頭同時來臨,創刊於2001年,不定期出版。
《多邊文化研究》為集刊式學術期刊,新世界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經出版了多輯,被CSSCI收錄。
主編介紹
車槿山,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於法國土魯斯第二大學現代文學系獲法國文學與文化專業“深入學習文憑”(DEA);1988年畢業於該校,獲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文學系完成博士後研究。
曾擔任武漢大學法文系教授、法國研究所所長、《法國研究》主編。
現擔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多邊文化研究》主編。
曾講授的研究生課程有“敘事學理論”、“歐美現代小說選讀”、“20世紀中法文學關係研究”等。現指導的博士生有3人,碩士生有2人。
發表有專著《論潘熱的前期小說》(法文)(1993)、《20世紀法國文學史》(合著)(1998),譯著《碑》(合譯)(1993)、《結構與符號》(1997)、《後現代狀態》(1997)、《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2001)等,以及一些論文、隨筆和散文。
部分內容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學術紀要
第一卷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編(主編:車槿山)
新世界出版社
2001 年
目錄
卷頭語(嚴紹璗)
我的比較文學之路(樂黛雲)
多元文化發展中的兩種危險及文學理論的未來(樂黛雲)
“原典性的實證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嚴紹璗)
“文化語境”與“變異體”以及文學的發生學(嚴紹璗)
翻譯中的“相異性”與“相似性”之辯——對翻譯與文化交流關係的思考與再思考(孟華)
形象學研究要注重總體性與綜合性(孟華)
見證與見證人(戴錦華)
隱形書寫:九十年代大眾文化的政治學(戴錦華)
謝閣蘭的《碑》漢語證源(車槿山)
法國“如是派”對中國的理想化誤讀(車槿山)
日本明治維新運動與上海(劉建輝)
從“中華”到“中國”——世界的轉變與自我認識的形成(劉建輝)
失去儒家制衡的“個人主義”——周作人案例研究(劉東)
西方理論與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闡釋——以比較文學的闡發研究為例(陳躍紅)
闡釋學與比較文學(陳躍紅)
酒神精神的東方視域——現代中國語境中尼采審美主義思想的內涵與效應(張輝)
船山思想的知識背景與解釋傳統(張輝)
悲劇的衝突顯現形式與存在的可能性(張哲俊)
青木正兒對中國儒學的思考——日本中國學讀書札記(劉萍)
錢鍾書的文學研究形態與詩話的復興(龔剛)
清末《求是報》中的法國形象(李華川)
魯迅主張“硬譯”的文化意義(顧鈞)
《苟子》的詮釋理論(劉耘華)
想像:游弋於修辭與認知之間(張沛)
《茶花女》漢譯本的歷時研究(馬曉冬)
“大眾”關鍵字的梳理:以十——三十年代相關文學運動為中心(吳曉黎)
他,要去攻陷城堡——試論兩種真理觀對於個體生命的意義(李冠南)
作為傳記的《路德與加爾文》——在基督教人物書寫史的背景下(秦晶)
本卷作者一覽
《多邊文化研究》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學術紀要
第二卷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編(主編:車槿山)
新世界出版社
2003 年
目錄
卷頭語(嚴紹璗)
多元文化與比較文學的發展(樂黛雲)
魯迅的《破惡聲論》及其現代性(樂黛雲)
日本短歌歌型的形成──日本古代文學的發生學研究(嚴紹璗)
十八世紀一場關於中國人起源論爭的啟示(孟華)
利瑪竇的三稜鏡(劉東)
重寫紅色經典(戴錦華)
荒誕的敘述主體——讀法國新小說家潘熱的《馬於或材料》(車槿山)
向生而死——中國文學中的生命意識(陳躍紅)
一半是進步,一半是回歸?——《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臆解(張輝)
時論與史論的交匯——內藤湖南論中國近代歷史(錢婉約)
隱喻:一個社會政治修辭學的研究(張沛)
《文心雕龍·風骨篇》的現代詮釋(張洪波)
現代語境下的基督教與西方文學(吳允淑)
《中國叢報》與漢學研究(尹文涓)
卡夫卡:“洞”的寓言(劉文瑾)
鏡中狂歡——FLASH流行現象一瞥(黃逸含)
跨語際的尋求(徐百柯)
神話的建構與解構——讀謝閣蘭的小說《勒內·萊斯》(張疆)
心中的龍——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龍的意象淺析(嚴蓓雯)
本卷作者一覽
《多邊文化研究》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學術紀要
第三卷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編(主編:車槿山)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目錄
卷頭語(嚴紹璗)
外稿專輯
無可奈何花落去,重新書寫的勝利(福克瑪)
事大主義的兩副面孔——日本的日本文學研究和外國文學研究(川本皓嗣)
文學之旅(孫康宜)
創造傳統:論華美文學的雜碎傳統(張瓊惠)
學術研究
“比較既周,爰生自覺”;“取今復古,別立新宗”——重讀魯迅在日本的四篇著作(樂黛雲)
世界文化語境中的《學衡》派(樂黛雲)
東亞文明進程黎明期的文化研究——關於東亞創世神話時代測定的研討(嚴紹璗)
比較文學研究著作序文六篇(嚴紹璗)
漢學與比較文學(孟華)
做巴頓,還是做朱可夫?(劉東)
疑竇叢生的“當代”(戴錦華)
讀書雜記一組(車槿山)
語言的激活——比較詩學視野下的言意之爭(陳躍紅)
一生在否定里生活——對馮至精神歷程的多重透視(張輝)
文學和表演:中英戲劇傳統的一個考察進路——以關漢卿與莎士比亞的作品為例(張沛)
青年論壇
“復調·對話”觀與“天人感應”觀的互補與整合——從中西小說觀念的“和而不同”處闡發《紅樓夢》思想藝術價值的一個新思路(張洪波)
女性與現代性——中韓20年代女性小說之比較(吳京嬉)
林紓與福建船政——從法文合作者看翻譯家林紓的人文資源(韓一宇)
作為階級表述的“民間”話語——2003年北京“民間戲劇”熱的文化研究(孫柏)
“對話”與“狂歡”的宗教哲學背景(張欣)
《狂人日記》:公共紀念碑上的個人書寫(熊璐)
《詩經》在18世紀的英國——文本考據與個案研究(楊治宜)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英語世界中作為哲學家的莊子(彭姍姍)
本卷作者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