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性睡眠

多相性睡眠

多相性睡眠(Polyphasic sleep)也成多階段睡眠或達文西睡眠,是一種將人類習慣的單次睡眠過程分散成多個睡眠周期進行,以達成減少睡眠時間的睡眠方式。這種睡眠方式是由德國科學家J.S.西曼斯基在1918年研究動物的睡眠行為時發現,並發現人類亦有這種睡眠方式。一般來說,成年人在24小時的日常生活階段可以分為工作和睡眠(包括午睡)兩部分,這種生活方式亦被稱為“二次式睡眠”(Biphasic sleep),一種被認為比較有規律的作息習慣。

所謂多相性睡眠,就是指睡覺時不是一次睡很長時間,而是一會兒醒一會兒睡。看看狗和貓等動物就會明白,單相性睡眠決不會一次睡很長時間。
人在新生兒時期,無論誰都是多相性睡眠。那時每天會不分晝夜地睡16個小時左右。長到3~4個月左右時,人就會漸漸地養成晚上睡覺、白天起床的作息習慣。但一直到5~6歲,仍保留著每天午睡3~4個小時的習慣。
人完全變成單相性睡眠是上了國小、開始進入社會生活以後。而且過了60歲以後,人又會再次回到白天也會一會兒睡、一會兒醒的多相性睡眠。
據說達·芬奇就是採用多相性睡眠,他每隔4個小時就睡15分鐘。由於人類在生理學上並不是必須採用單相性睡眠,所以也可根據身體的具體狀況,在白天也似睡非睡地打兒。
成年人的睡眠一般是單相性睡眠,但有時也會是多相性睡眠。就是說,人由於分別採用多相性睡眠和單相性睡眠,所以才會打盹兒和午睡。
所謂單相性睡眠,就是指一次集中起來睡眠。據說只有人類和靈長類動物採用單相性睡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