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帶副緋鯉

多帶副緋鯉

多帶副緋鯉(學名:Parupeneus multifasciatus)為羊魚科副緋鯉屬的魚類,俗名多帶海緋鯉。分布於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夏威夷群島。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中文名:多帶海鯡鯉

學名:Parupeneusmultifasciatus

多帶副緋鯉多帶副緋鯉

別名:多帶副緋鯉

命名者:QuoyetGaimard,1825

俗名:老爺、秋姑、鬚哥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模式種產地:HawaiianIs.

棲息深度:3-140公尺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最大體長:30cm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Mullusmultifasciatus,Parupeneusmultifaciatus,Parupeneussp.2,Parupeneustrifasciatus

英文俗名

Bandedgoatfish;Manybargoatfish;Multibarredgoat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多帶副緋鯉多帶副緋鯉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後緣為斜向彎曲;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齶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5-7+18-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第二背鰭最後軟條特長;胸鰭軟條數15-17(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澹灰至棕紅色;吻部至眼後有一短縱帶;第二背鰭基及其鰭後呈黑色,末緣及臀鰭膜上有黃色縱帶斑紋。體側具五條橫帶,第一條在第一背鰭前方體側,第二條在第一背鰭下方體側,第三條較窄在第一與第二背鰭間,第四條在第二背鰭下方體側,第五條在尾柄側方。三帶海緋鯉(Parupeneustrifasci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外緣的砂地,或者是碎礁地上,利用鬍鬚來探索在砂泥底質上活動的底棲生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魚類及蠕蟲等。日行性的魚類,白天在礁砂溷合區獨自遨遊;晚上就找個安全的地方,靜靜的養精蓄銳。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洋之聖誕島,東到夏威夷、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至羅的豪及拉帕島。台灣各地皆有,但多分布在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適宜紅燒或油煎。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在台灣南部終年都可釣到。

觀賞養殖知識

中文:名多帶副緋鯉
俗名別名:秋箭魚秋哥魚
英文名:Manybargoatfish
拉丁學名:Parupeneusmultifasciatus
地理分布:中太平洋西部
繁殖方式:卵生。
習性在平靜海底、急流海域都可看到其覓食活動的情形。此魚晚上不活動。
體形特徵長達35(厘米)。黃秋哥魚(P.cyclostomus)全身呈黃色,在尾柄橫帶和背鰭軟條部下間有一塊黃色區域。
食性以小蟹、蝦、魚卵、貝為食,是水族箱裡的“清道夫”。
護理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知識拓展

特點

多帶副緋鯉(多帶海緋鯉)全長35厘米,後背鰭最末軟條甚長。體為淡灰至棕紅色。吻部至眼後有1暗色短縱帶;體側具5條(有時2~3條明顯)暗色橫帶。後背鰭基及其後呈黑色,末緣及臀鰭膜上有黃色縱帶斑紋。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聖誕島(東印度洋),東到夏威夷、馬克薩斯群島和土木土群島,北起日本南部,南至羅德豪島及拉帕島。我國見於南海。

多帶副緋鯉多帶副緋鯉

習性

棲息於熱帶(北緯30度~南緯30度)近海沿岸礁區的向海斜坡和瀉湖內外的海藻床或沙泥和碎石質底部,深度3~161米。以魚、甲殼類和多毛類為食。稚魚常出現在礁石平台。成魚單獨或結成小群用敏感的觸鬚四處探索覓食;白天逮魚和小螃蟹吃。夜晚吃多毛類如蠕蟲。

經濟價值

肉味鮮美,全年皆可捕獲。漁業具商業性;亦為游釣魚種。因覓食習性獨特,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

分類

本種共分三個種型:

印度洋型,體側楔形橫帶有2條輪廓分明且變得比較狹窄,有時在腹面上結束。 只分布於印度洋。

印度-澳大利亞型,體側有3個非常明顯的暗色區塊和數列黃斑。 分布於印度-澳大利亞區。

太平洋型,體側有2條延伸到腹面的寬橫帶。分布於太平洋區。

三帶副緋鯉(三帶海緋鯉)為本種之同物異名。隸屬副緋鯉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